西方企業高管表示,這些政策也將有助於重建西方的太陽能產業。在污染更嚴重的中國企業的競爭壓力下,西方的太陽能產業已經萎縮。
根據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數據,過去兩年,美國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大幅增長48%。歐洲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增加34%。這些新增的裝機容量意味著每年有數以萬計塊太陽能電池板被出口到美國和歐洲。
可再生能源買家聯盟(Renewable Energy Buyers Alliance)的Jen Snook說:「大型能源買家能夠影響供應鏈。」Snook表示:「太陽能有望繼續保持非常強勁的增長速度,我們希望確保這種增長是可持續的。」該聯盟代表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Salesforce.com (CRM)和其他200多家公司。
這種兩難局面正變得日益明顯。全球領導人準備於今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會議,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出新的努力。其中一項努力就是勸說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排放國逐步放棄燃煤發電,以減少排放,儘管西方國家正在大規模地從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用的輕質鋁等產品。在二十國集團(G20)環境部長7月份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中國和印度阻止了一項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的協議。
尋找替代品並不容易。中國的多晶矽產量激增且價格更低,這對美國生產商造成了傷害,已導致一些使用比中國生產商碳排放更低的能源的工廠關閉。Wacker Chemie AG是西方最大的太陽能級多晶矽生產商,該公司發言人Christof Bachmair說,與中國新疆的生產商相比,該公司在德國的工廠所支付的電費要高出三倍。
中國已經大幅推低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以至於現在在全球許多市場上,太陽能發電的價格低於化石燃料發電的價格。美國和歐洲也在大量進口太陽能電池,這是組裝電池板的部件之一。
這些太陽能電池要麼直接進口自中國,要麼在產品中含有中國製造的關鍵部件。
位於奧斯陸的國際氣候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search)的高級研究員Robbie Andrew表示:「如果中國此前不使用煤炭,那麼太陽能價格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便宜。」他指出:「我們看到中國已產生如此巨大的碳排放,因為通過使用高排放能源,中國能以極低的成本開發所有新能源技術,這是可以接受的嗎?再過30到40年,我們可能也無法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