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史上最佳奧運成績催生「想像的共同體」,台灣迎來民族主義時刻

2021-08-05 14:10

? 人氣

在奧運會參賽的選手,譬如郭婞淳或楊勇緯的社交帳號,幾天之內新增了十多萬追隨者。雖然,奧運會上禁止中華民國國旗及相關政治標語入場。但年輕的台灣選手並不遮掩的展示著他們的認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譬如,而為台灣奧運會上首次拿下女子拳擊獎牌的黃筱雯說,手臂上刺上台灣島嶼符號,她在東京向國際媒體說,那是希望台灣被看見。而與搭檔王齊麟擊退中國好手,拿下男子雙打羽球金牌的李洋,來自台灣「戰地」金門,卻在獲勝後於臉書發文,說為自己的「國家台灣」拿下金牌,引發討論,中國大陸網民出征。

許多國際媒體分析因此指出,台灣正在奧運會上,歷經一個再次凝聚集體認同的時刻,似乎唯有國際奧運比賽,能讓黨派立場撕裂的台灣社會,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為台灣選手加油。

長期研究體育與族群認同的杜文哲告訴BBC說,好比足球賽,奧運亦是民族主義凝聚之地。他說,國際賽事凝聚了國家或民族主義認同,但極端的民族主義也會以愛國主義為名,排斥非我族類,意見不同者。國家拿著公共資源投下鉅資,戰略性的培訓選手,參與國際賽事,進行「大內宣」推廣「軟實力」,執政者也希望成功的賽事能為其個人增添光環,維繫執政優勢。

換言之,國際奧委會雖然總是強調奧運與政治無關,但是今年東奧首次接受以色列選手開幕入場時,悼念巴勒斯坦組織,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殺害的多名以國選手,亦引起關注。

杜文哲說,以歐洲為例,西班牙及法國正在杯葛科索沃(Kosovov)參與下一屆世足賽,理由是此舉會激起西法兩國長期頭疼的加泰隆尼亞(Catalonia)或巴斯克(Euskal Herria)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可以看見,民族主義仍深深影響國際賽事。

.
台灣選手戴姿穎與中國選手的金牌賽創下台灣新聞台收視率最高紀錄

台灣正名?馬英九反對

然而,前台灣奧運奪牌選手紀政前日接受英媒《衛報》訪問,表態將再推2024巴黎台灣正名公投,希望以「台灣」而非「中華台北」參賽。紀政說,「中華台北」是個令人感到困惑的名稱。

2018年,紀政在台灣發起「東奧正名」公投,希望能以台灣參與國際體育競賽。投票結果共有1140萬人投票,不同意票為577萬(54.8%),提案遭否決。但外界評估,借著此刻東奧浪潮,台灣極有可能再次舉辦公投。

據此,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受訪時表示,正名運動「沒有意義,只會害了台灣、沒有好處。」。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也稱「中華隊就是中華民國的奧運代表隊,此時此刻不是搞正名運動時候。拜託政府不要再拿這些意識形態問題製造紛擾,讓選手分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