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運動員真的很辛苦,我們應該給他們最大的鼓勵。無法想像他們承受的壓力,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支持。而且中國一直吃我們豆腐,以「中國台北」稱呼我們的選手,所以能贏他們就是高興。」
這是今年剛滿30歲,家住台灣雲林縣的曾小姐向BBC中文吐露的心聲。曾小姐向記者解釋,為何此次東京奧運,她與全台相同,如此高度關注每一場台灣運動員參與的重點賽事。
台灣全島對於奧運的關注,在沒有觀眾參與的東京奧運卻加倍升溫。原因不僅是此次奧運會是在與台灣關係親密的日本舉行,還包含台灣年輕一代的運動員,表現比歷屆突出。至今至少有10面獎牌落袋,雖然在此之前,鮮少人聽過這些運動員的名字。
台灣此次表現,是台灣奧運會史上最佳,其中擊敗中國大陸對手,拿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在全台造成熱議。
曾小姐說:「贏了中國就是開心,但我也覺得他們(指中國選手)很可憐,拿了銀牌也要在網路上被同胞羞辱。」。
從曾小姐的觀察來看,這幾天國際媒體紛紛報導,奧運會本質上確實無法與政治脫鉤,它與民族主義(nationalism)高度相關,在台灣,奧運會上遇到中國隊伍,複雜的兩岸情結借著選手對壘表露無疑。
香港中文大學兼任講師杜文哲(Tobias Zuser)向BBC中文解釋,區域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本來就是當代運動的本質,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在競賽中不斷強化。以台灣為例,他說,以「中華台北」及「奧運會旗」參加國際競賽提醒了台灣缺乏國際認可的情況。
他說:「台灣運動員在比賽的成功能助長台灣民族主義情感,同時也有助於獲得國際關注:全球新聞報道不得反覆解釋『中華台北』到底怎麼來的。」
台灣的「民族主義」時刻?
被認為「民族主義」理論之父的愛爾蘭裔美籍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生前以「想像的共同體」( imagined communities)描繪幾百年前,民族主義如何在歐洲出現。
他說,依循印刷資本主義,也就是紙製的「報紙」或「小冊子」散播,各地說著共同語言的個人,借著媒體「認識」了此生可能都無法見上一面的「同胞」,也憑藉這個「想像的共同體」機制,「民族」或「集體認同」誕生。
生前安德森造訪數次的台灣,此刻也因為「網路」及「電視」媒體的東奧轉播,建構著台灣人的集體認同感。
上周日晚間,台灣羽球選手戴資穎與中國選手陳雨菲的頂尖對決,台東森新聞台收視率曾經一度高達17.56,打破新聞台收視率紀錄。全球各地的台灣「同鄉會」或同學會,也慶賀著選手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