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奧運還沒結束,但國家代表隊已經獲得史無前例的好成績,這也讓各界有名無名人士紛紛「集思廣益」怎樣拿到更多的獎牌,甚至是金牌。這股「淘金熱」的共同特色就是如何聚集更多公部門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幫台灣在之後的奧運拿下更好的成績。
這種想法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選手想贏但缺資源,大眾也想沾沾光,大家弄些錢請一些真正專業的人好好運用,讓選手圓夢,自己也能享受一下台灣啉八萬(台灣第一名)的快感,真是一副美好的everybady win全贏景象啊。
然而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了,選手本人真的想圓這種夢嗎?
可能很多人沒辦法理解,你有那個專長、政府或某些財團又願意出錢幫助你往上拚成為亞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沒興趣卻奪下台灣首金的天才選手
人類複雜的地方就在這邊,不但有,而且擺明不愛的例子還俯拾皆是。
日前《風傳媒》重新刊登了一篇1994年《新新聞》的舊文,文章的主角是當時被稱為「風速女王」的王惠珍。王惠珍有著「可怕驚人」的成就,國家代表隊史上第一面世大運獎牌(這面獎牌還是一面金牌)、第一面亞運金牌,都是她拿下來的。
熱血劇常有這樣的劇情,從小就熱愛某項技藝的熱血少年,經過不斷地挑戰看似要登頂了,卻遇到舉世無雙的「練武奇才」而受到阻礙,少年沒有就此放棄,反而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技藝和心志(後者尤其重要,熱血劇最愛標榜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終於有如龜兔賽跑一般,打敗了傲慢的天才,贏來美好的大結局(最好最後讓主角嗆一句「你只有技藝,但我卻把『心』都投進去了」,總之要強調精神力無敵)。
可惜現實社會的劇情不是這樣演的,現實的情節總是讓人沮喪而憤怒的──那段天分的差距,根本不是靠不斷的努力練習、或是真誠無比的熱情可以彌補的。以王惠珍為例,她到五專時期才開始練跑(而不是那種浪漫的「從小就是我的目標」,事實上王惠珍說她中小學時期根本不喜歡運動);她才到田徑隊練習練一年,專二就因為太辛苦而逃走離隊,還是教練登門苦勸才讓她歸隊。
這位一點都沒有熱血劇主角相的選手,1985年才開始練跑、而且剛開始是全隊最差的,1989年就在亞洲田徑賽拿下銅牌,隔年1990年更在北京亞運的100公尺和200公尺短跑項目拿下兩面銀牌。再隔年1991年,她在英國雪菲爾舉行的世大運200公尺短跑項目,拿下國家代表隊在世大運的首面獎牌──而且是一面金牌。1994年廣島亞運,她在200公尺又為台灣拿下首面亞運金牌、且100公尺項目也拿下銀牌,是貨真價實的穿金又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