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基本款電動巴士每輛價格約1100萬元,是傳統燃油巴士的2.5倍左右,因此,實務上多得仰賴政府補助。據悉,目前客運業者採購電動巴士,一輛可獲得政府補助333.8萬元,若車款的續航力、妥善率達標,每年還能取得25萬元的營運補貼,為期8到12年,整體算下來,兩者幾無落差;若能擠進示範型計畫的申請額度內,補助金額甚至可達1000萬元。
既然如此,電動巴士市場本該方興未艾,實際卻不然,根據公路總局最新統計,至今全台電動大客車共585輛,換算下來,每年僅汰換百輛左右,與10年汰換1.5萬輛相比仍有一大段差距。簡有政直言:「問題出在充電樁。」
電動巴士跑不了長程,休息站充電樁誰來設
在國光客運五股保養廠中,每一個電動巴士車位旁皆配備專屬充電樁,簡有政介紹,一般市區公車因為行駛路程不長,憑著晚上充電,隔天電量已足以載客一天,「如果遇到特殊狀況,我們的快充充電樁,大概10到15分鐘,就可以充電到90%,不過,現階段我們快充不會設置那麼多,畢竟那個成本比較高。」
據了解,快充充電樁的設置成本當中,最昂貴的並非充電樁本體,而是委託台電拉線高壓電的費用,平均要150萬元左右,幾乎是整個充電樁設置成本200萬元的四分之三,「如果是配備兩支充電槍的充電樁,只講樁體的話,大概只要50萬到60萬元吧,所以貴是貴在台電的線路。」一名業界人士私下透露。
對此,簡有政表示認同,他無奈地說:「這三年來,充電樁都由我們業者自行負責,不過在實務上,我們停放公車的場站很多是跟人家租地,花大錢設好充電樁後,還要擔心租約到期,無法續約的問題,這對我們經營上確實是一大風險。」
關於充電樁的風險,他舉例:「比方說,保養廠與市區路線的起站仍有一段距離,變成每天除了行駛既定路線,還會多出一段需要耗能的路程,可能影響到車輛周轉率。另外,目前台灣還沒有可以跑長程的電動巴士,如果哪天要跑台北到台南,中間勢必得在轉運站或休息站充電,可能快充15分鐘後繼續上路,問題是,這些充電樁不可能由業者自己去設吧?」
整體而言,簡有政認為,政府要推動客運全面電動化的政策,應該先設法在各地轉運站、休息站廣布充電樁,藉此降低業者負擔,「因為我們導入電動巴士、設充電樁,要多花很多錢,但票價並不會跟著變高;更何況,民眾也不會因為我換了電動巴士,就特別來等我的車,而是哪輛車先到,他們可以上車就先上了,這表示我的競爭力其實也沒有增加。」
「以大台北地區來說,因為路網太過綿密,有捷運、公車、火車,甚至高鐵,替代方案太多了,民眾要從A地前往B地,選擇性太高,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其實比較在意的是『快』這件事情,而不是車子好不好。」他補充。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電動巴士雖屬未來趨勢,但在技術、價格成熟度不足的情況下,即便政府提前畫好2030年的靶心,要業界無視競爭壓力,貿然扣下板機卻沒那麼容易。未來政府該如何校正做法,回歸政策初衷,恐怕各界都已睜大了眼睛,靜靜等著看。
北極火災、沙漠淹水,種種不可思議的景象為極端氣候敲響警鐘,全球減碳的腳步也被迫加快。
台灣身為貿易、製造出口大國,早已有將善待環境、善盡社會責任融入經營理念的企業,《風傳媒》與這些減碳先行者們面對面,還原出他們「綠色轉型」的成功路徑,供各界參考一二,共同守護台灣永續、為下一代略盡一份心力。➤➤觀看《零碳總動員》完整精彩報導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