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奧運正名你累了嗎?正名公投又要再玩一次?

2021-08-16 05:30

? 人氣

台灣在2018年發起公投,決議是否要以「台灣」名義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當中不同意票佔54.8%。(資料照,AP)

台灣在2018年發起公投,決議是否要以「台灣」名義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當中不同意票佔54.8%。(資料照,AP)

本屆東京奧運,中華隊以2金4銀6銅共12面獎牌為我國參加奧運以來獲得最多獎牌的最佳成績,臺灣全民為之振奮,並引以為傲。趁此風潮,前國手與國策顧問紀政提出欲在2022年提起2024巴黎奧運正名公投運動。然而早在2018年紀政早已針對東奧提出正名公投,併同在九合一地方公職選舉舉行,不過公投結果以不同意票577萬票大於同意票476萬票否決提案。而此次紀政欲再次提起正名公投,又再次引發各界檢視此項公投之必要性、後續影響與其時機之討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兩會簽訂洛桑協議,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出賽

1981年3月23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瑪蘭奇在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簽訂了《國際奧會與中華台北奧會協議書》,即《洛桑協議》。根據兩會協議,中華民國參加奧運會的名稱確定為「中華台北」。此後,「中華台北」除了被用於國際體育賽事,亦以此稱呼參加國際組織或會議。即使「中華台北」此名稱並非我國現行各界最所滿意的名稱,但卻是國際現實下,這40年來讓我國選手在國際賽事上,可以保障出賽的名稱。

2018年東奧公投引發各種內部矛盾衝突,差點影響選手參賽權

三年前紀政所推動的正名公投其目的在透過公投推動中華奧會與我國政府向國際奧會申請,使其代表團能原用「中華台北」名稱改為「臺灣」,並以此來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以及所有國際賽事。不過當年在公投前,國際奧委會早於2018年5月4日發函,明確表示不予核准中華奧會更名;如果東奧正名公投通過,國際奧委會可能會以「政治干涉體育」為由撤銷中華奧會的會員資格,影響台灣運動員參賽權益。

而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則表示,為保障運動員參賽權,儘管很多人不滿意,仍會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東京奧運。外交部則表示,如當時東奧正名公投通過,將會抵觸洛桑協議導致中華奧會及相關機關無法執行。

此外,當年選手由各有表達立場並引發對立,有些選手擔心此公投會導致我國無法參賽而予不支持,本屆東奧奪金舉重女將郭婞淳則因當時表達不同意見即遭網軍出征羞辱。在此公投過程中,也造成選手對立、人民對立,影響臺灣內部團結。

倘若國際奧會真將中華奧會停權,選手無法出賽,此對於選手、人民與政府皆是三輸局面。2021年這些2金4銀6銅最佳成績,人民與政府豈能跟選手在國際一起沾光?分享榮耀?

執行上已不可行,民意且表達已有前車之鑑,為何還要執意發起?

2018年九合一大選後引發諸多選務亂象,因此公民投票法又再次修法,依現行公民投票法規定,公民投票日定於8月第4個星期六,自中華民國110年起,每2年舉行一次。因此,按下次公投日,則為2023年8月的第4個週六,離2024年總統大選,也僅有數個月時間,對於統獨議題,想見在激化內部對立上

造成臺灣內部對立機會似又上升不少。

當然提出公投是人民的權利,皆予以尊重。然事實上2018年東奧正名公投失敗,所引發諸多影響早已歷歷在目。對於臺灣選手出賽權益以及改名或正名間選擇,公投結果民意也給出答案。 而即便公投未過,其後續影響則是在中國大陸的主導下,台中市東亞青年運動會主辦權遭取消。在檢視整體公投推動過程中,其實已有很多實務面向可供參考。

然而此時卻又再度提起公投,除了讓事件再度重演並浪費行政資源外,唯一獲利者,就只有再度掀起臺灣內部對立的操作而已。

協助臺灣選手出賽,爭取好成績, 創造共贏

更何況此時並不會因為提出更名公投,就會增加選手獎牌數。2018東奧正名未過,臺灣選手仍獲得歷年最多獎牌數的好成績。如真為展現臺灣人民意志,應該是為臺灣最大利益做考量,即維護選手出賽權。與其推出無法執行的公投,不如節省這些行政資源或推動相關政策,並多挹注在選手培訓上,協助臺灣選手爭取國際賽好成績,讓臺灣在國際發光,如此,才是各方創造共贏局面,在紛擾的政治環境下,讓體育留下一片淨土。

*作者為國政會副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