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現在的台灣人,平均6 個人照顧一個老人,不出10年,台灣將迎將3個人照顧一個老人的時代。
面對高齡化社會來臨,當長輩衰老、病痛、臥床時,做子女的常常手忙腳亂、手足無措打聽不到好機構。「 好的排不進去,壞的不敢進去 」是現況,老人照顧機構虐待、感染、意外新聞頻傳,更讓人憂心忡忡,送長輩到機構是否等於遺棄?
為了解決許多中年兒女的難題,同時也鼓勵照顧品質提升與資訊透明化,《康健雜誌》耗時半年,遍訪全台,得到40 位機構評鑑專家的口袋名單,以及機構業者組成的10 個協會、全台1000 多家老人福利機構三層互推,最後統計出推薦度最高的前十大優等機構,並統整出「 百大優質老人照護機構 」,協助民眾選擇安養護機構時不再徬徨。
獲得最多推薦的前十名中,包括八家財團法人機構、一家公立機構和兩家小型機構,其中小型機構因有老人福利法「三不政策」規定:不對外募捐、不接受政府補助、不接受稅減免等限制,經營不易,還能持續堅持品質擠進前十,值得肯定。
優質老人照顧機構第一名:新北市雙連安養中心---以「同理心」出發
推薦度最高的雙連安養中心,以服務老人要有「同理心」出發,執行長蔡芳文曾坐輪椅上下班,體驗行動不便的感受,也曾經住進安養房一週,發現有了吹風機卻少了棉花棒、提供室內拖鞋卻軟得老人家放不進去等缺點…。至於照顧機構最棘手的人才問題,雙連選擇不聘外籍看護工,而是大量引進本科系學生,用好的薪資、福利、進修管道和企業文化留住好人才,為台灣培養照顧人才。
優質老人照顧機構第二名:宜蘭瑪利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連專家都想在此終老
在評選過程中,許多專家提到,希望以後能夠在瑪利亞長期照顧中心終老。第一線帶領服務的修女親力親為,包括親自巡床、帶長輩前往就醫…等,視長輩如同「家人」般的照顧。更難得的是,尊重長輩的個別需求,從不為自己方便而犧牲長輩的尊嚴,像是讓長輩選自己喜歡的髮型、在中元節舉辦祈福活動等…,強調「全人照顧」的理念,讓長輩有尊嚴、沒有遺憾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社區小機構黑馬:高雄市人慈養護之家---靠照護細膩擠進前十
除了大型機構之外,這次評選過程中,由三位護理師開立的「人慈護理之家」,以黑馬之姿擠進前十名。在空間上,雖然是34 床的小型機構,主要照顧慢性病需長期護理、行動不便或無法自理生活的長輩,卻提供超過室內兩倍大的前後院及採光充足、通風極佳的天井中庭,讓長輩們在機構中仍有在家的感覺;照護方面,則是詳細記錄長輩們的護理紀錄及感染防治、預防跌倒及非計劃住院的機會,嚴謹的態度讓家屬們格外放心;而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也看見對長輩的用心,例如:為長輩量身訂做手指呼吸墊,在每張床邊的名牌上,除了寫上長輩的名字,還記錄個性特色,讓照顧服務員能容易拿捏與長輩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