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二三砲戰63周年,前總統馬英九也在臉書上PO紀念,馬表示,八二三砲戰帶給國人的,不應該只有感謝與追思,還要有台海和平的實踐方法。近來阿富汗變局引發許多討論,台灣當然要居安思危、強化自我實力,但是保衛國家與追求和平可以不衝突,「我們無法改變八二三砲戰歷史,但我們可以創造和平的未來」。
馬英九指出,1958年共軍44天內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島發射47萬多發砲彈,造成金門軍民死傷與房舍毀損;其實死傷毀損的不只是生命財產,還有兩岸人民的情感。最後國軍成功反擊,迫使共軍停火2次,將砲擊改為「單打雙不打」的隔日模式,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台灣。每到這一天,每次去金門,我的內心依然百感交集。
馬英九說,永遠的尊敬與感恩,獻給所有參戰而殉國、負傷的官兵與同胞,以及美國政府忠實履行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誠意。「八二三」跟「古寧頭」有一點不同:參加古寧頭的戰士,大部分是從大陸來的老兵;而9年後參加八二三的戰士,近一半是台灣招的新兵。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八二三不只是「國共之戰」,更是保衛中華民國,保衛台灣家園的戰役。
馬英九強調,唯有兩岸和解,才能讓過去的「殺戮戰場」,變成兩岸的「和平大道」。因為和解,帶來通航與通商,過去從大陸射來的砲彈,得以轉變成經貿與觀光的銀彈,與每天運過來的幾萬噸清水,以及觀光客必買的砲彈殼菜刀。他也期許兩岸能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重啟中斷的協商與交流,「過去我執政時,在堅守台海和平與國家主權的基礎上,與大陸完成23個各類交流的協議。既然過去可以,現在沒有道理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