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二三砲戰」63周年。1958年8月23日,中共對我金門外島展開密集砲擊,在短短44天內,方圓15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受了47萬發砲彈。這是中共繼1954年9月3日炮擊金門後,挑起的第二次台海危機。單就軍事意義而論,兩次危機都和中共1954至1955年展開的東南沿海軍事行動有關。
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1954年8月9日會議討論通過的一項軍事計畫,學者推論其戰略目標是:先奪取台灣在東南沿海據有的島嶼,並掌握制空權;俟條件成熟時,再攻占台灣本島,完成「國家統一」。顯見受到韓戰後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中共的對台「軍事鬥爭」,已經作好「長期化」的準備。
砲擊金門從軍事作戰轉變成政治作戰
毛澤東生前曾告訴其助理,砲擊金門是一場「戰爭邊緣遊戲」,並認為美國也是如此看待。我認為,中共砲擊金門,從軍事作戰轉變成政治作戰,除了國軍堅強抵抗,讓共軍無法越雷池一步之外,就是因為「計畫趕不上變化」,內外形勢都對中共的軍事行動產生制約。
第一,中共於1958年開始推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本想藉砲擊金門「出口轉內銷」,達成動員群眾的效果;但實施結果卻因過於冒進,使農業生產陷入困境,並造成中國大陸嚴重的大饑荒,迫使中共無法再對外進行一場勞民傷財的戰爭。
第二,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1953年去世,繼任的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於1956年蘇共「20大」開始,對史達林的個人崇拜進行批判。
這與毛澤東對史達林的評價相左,且中共不滿赫魯雪夫對美國採取和平共存政策,因毛澤東強調「階級鬥爭」,提倡「不斷革命論」,並認為赫氏走的是「修正主義路線」。因此,中蘇兩國雖有盟約關係,但毛澤東事前並未告知對方砲擊金門的決定,也欲藉此測試蘇聯支持中共的程度。
第三,毛澤東曾坦承,823砲擊金門的主要目的,是「偵察美國人的決心,考驗美國人的決心。」韓戰爆發後,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台灣。1954年12月,雙方簽《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55年1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台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得緊急用兵協防台灣。僅管如此,中共仍不確定美國當時協防台灣的範圍,是否包括外島以及是否協助台灣進攻大陸。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共要避免與美國衝突。
第四,1954年「日內瓦會議」和1955年「萬隆會議」,是中共進軍國際舞台的開始,軍事此時成為對外政策的工具。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政變,美軍隨即登陸黎巴嫩,毛澤東則欲藉砲擊金門表態,支持阿拉伯國家反抗「美國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