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回顧「八二三砲戰」,看今日台海緊張情勢

2021-08-24 07:00

? 人氣

與此同時,中共也欲試探與美國談判的可能性。1958年9月15日,中美開始在華沙舉行會談。此時中共外交人員獲知,美國可能提出以國軍撤守金、馬,換取中共放棄奪取台、澎。為避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毛澤東決定不攻占金、馬。而採取金、馬、台、澎「一籃子」解決方案。因此,中共於1958年10月,宣布對金門實施「單打雙不打」,直到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以及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當天,中共才宣布停止砲擊金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海飛彈危機兩岸似有祕密管道「通氣」

砲聲過後,金門曾扮演兩岸和平橋樑的角色。1990年9月11日,兩岸紅十字會代表在金門就海上遣返事宜商簽協議。1992年11月7日,我方解除戰地政務後,金馬地區由戰場轉變為兩岸和解的試驗場。

2001年,陳水扁政府實施「離島建設條例」,正式開放「小三通」,逐漸形成金廈(金門-廈門)生活圈和閩南金三角(福州─泉州─廈門)經濟圈。2007年3月底,台灣決定把「小三通」範圍擴及澎湖地區,為規畫「大三通」提供有力基礎。

823砲戰使兩岸得以長期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但現狀隨時都有可能變化,尤其中共並未放棄對台動武的主張。

1995至1996年,台海爆發第三次危機,起因是中共不滿李登輝總統1995年6月的美國之行。李登輝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被中共指為公開挑戰「一中原則」;但實際上,中共是在抗議即將舉行的台灣首次總統直選。

1995年李登輝重回他的母校康乃爾大學並發表演說,成為首位成功訪問美國的台灣現任元首。(新新聞資料照)
1995年李登輝重回他的母校康乃爾大學並發表演說,成為首位成功訪問美國的台灣現任元首。(新新聞資料照)

對於中共以飛彈製造這次台海危機,兩岸似有祕密管道「通氣」,都不希望事態擴大。而美國面對該次危機,最初「不知如何是好」,直到最後一刻才由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下令派遣航母戰鬥群,結束另一場「戰爭邊緣遊戲」。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後不久,我曾應中共軍方智庫之邀,組國、民、新三黨代表團,訪問對岸廈門的一個軍營,受到當地中共駐軍的熱情接待,大家都嗅不出當年戰爭危機的氣氛。

2016年民進黨取得執政地位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台灣已成為外人眼中「地表最危險的地方」。尤其近期因為阿富汗變天,有人擔心「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

兩岸緊張情勢確實不斷升高

台灣雖不是阿富汗,但兩岸緊張情勢確實不斷升高。而提到阿富汗情勢,蔡英文總統指出「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自己。」蔡總統特別提到823砲戰,強調「為了守住自己的家園,台灣人民不分先來後到,軍民一心,終於擊退威脅,這場戰役的勝利,就是最好的證明。」

兵法有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台灣除了要有因應戰爭危機的憂患意識,也須懂得「趨和避戰」的道理。所以,在「可操之在我」的部分,努力緩和兩岸緊張關係,也是台灣的選項。

對岸一名軍方智庫人士在兩岸學術研討會上說,如果爆發第四次台海危機,絕不會以「戰爭邊緣遊戲」收場,因為中美關係及雙方實力對比都已和過去不同,且中共不會讓戰爭留下「尾大不掉」的局面。我認為,兩岸「以和為貴」,我們也不希望金門再次淪為戰場。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