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失智症照護沒有標準答案,是需要照護者努力瞭解患者背景、細心的觀察、大膽小心的實驗、嚴謹仔細的檢討,才能找出「可能」適合「當下」的照護方式。除了要考慮失智症,因退化上所帶來的認知功能差異,還得考量長者正常老化的問題,包括:視力、聽力、味覺、關節等,都得一一觀察與瞭解,才能找到答案。
過去,醫師對患者的診斷方式,是以疾病( Disease )或症狀( Symptom )為重 點,醫院也以人體器官作為分科就診的方式,忽略對患者整體的關懷,也就是對「人」( Human Being )的重視,以跨科別,或說系統間,以整合醫療的方式來瞭解患者的需求,紓解患者的病症。
神經內科醫師在看失智症長者,大都專注在神經退化的狀況,及所引起的精神行為症狀,或與神經相關的疾病;精神科則是因家屬看到失智症長者的症狀常伴隨著憂鬱症出現、視幻覺、聽幻覺、妄想等症狀,因而找精神科醫師求助;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在看失智症長者,較專注在老年人容易發生的症狀,像是跌倒、肌少症、衰弱等議題。
過去,在參加失智症及老年醫學各自研討會或訓練時,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大部分失智症患者都是老人,為何神經醫學及精神醫學不能結合老年醫學等,以跨領域方式,為老年失智症患者提供周全性評估與診斷,做到以人為本的醫學服務。
很高興近兩年,看到這些不同領域的專科醫師開始跨越到另一方來瞭解新的知識與技能,為老年失智症患者帶來多面向的診斷與服務。
譬如,罹患輕度失智症長者不願洗澡,在照護上的建議就分成兩方面提出:第一,在方法上,建議以科學化方式,先溝通、觀察與瞭解;第二,再以知識上,分別以神經醫學及老年醫學角度,來檢視問題所在,開始嘗試去假設、實驗、排除與證實,最後才可能找出答案。
一般會認為,洗澡是從小由父母先幫我們洗,再教我們如何洗,所以不需要操心父母洗澡的問題。可是一旦父母罹患失智症後,過去原本會做的事,可能逐漸不會,但他們為著顏面及尊嚴,會以各種方式或藉口來掩飾或隱藏,我們來看洗澡的問題在神經醫學及老人醫學上會有那些狀況。
從神經退化的角度,失智症長者可能認知功能受損,忘記如何穿脫衣服;忘記如何使用冷熱水或水龍頭,或曾使用水龍頭被熱水燙到,畏懼再碰觸;忘記如何使用肥皂或沐浴乳等。為維護他們做父母的尊嚴,會說,洗過了,或昨天才洗,今天不需要洗等理由,以掩飾他們心中的恐懼。
如果家中浴室並未進行改造,還是使用傳統的浴缸,那從老年醫學角度,去觀察與瞭解長者的下肢肌力與膝關節狀況。長者有可能是肌無力,下肢無法舉起,或者是膝關節退化,抬高會疼痛,因無法跨越浴缸的高度,而不願或畏懼洗澡,再加上長者因認知功能退化,無法正確表達原因,而排斥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