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衊宗教、抹黑歷史、侮辱領導人... 細數在全球遭禁播的爭議電影

2018-01-27 17:30

? 人氣

其他受爭議的宗教電影還有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導演的《基督的最後誘惑》(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同樣被指褻瀆,也引發示威。但是另一方面,這電影十分受觀眾歡迎,買票得排隊。2004年上影的電影《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香港和台灣分別稱為《受難曲》和《受難記:最後的激情》)同樣引起爭議。電影導演梅爾·吉伯遜(Mel Gibson),上映後被指歧視猶太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Borat)

英國著名喜劇演員沙查·巴隆·科恩(Sacha Baron Cohen)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的角色和電影中描述哈薩克的情況完全是創造出來的

英國著名喜劇演員沙查·巴隆·科恩(Sacha Baron Cohen)在這電影中,打扮成一名來自哈薩克的電視記者,名叫芭樂特。

哈薩克十分不滿電影對本國的描述,在全國禁止放映。除黎巴嫩外,阿拉伯國家也禁止電影院放映這電影。哈薩克當局更在美國傳媒放播廣告,向觀眾展示哈薩克真實的一面。2012年哈薩克外長承認,當局在《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放映後收到的簽證申請增加了十倍,電影間接地促進了當地的旅遊業。

《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

《採訪》的宣傳海報
索尼最終取消了《刺殺金正恩》的放映計劃

許多大中華地區的觀眾都會知道這部電影在2014年引起的爭議:北韓當時警告,如美國允許電影如期上映,將發動戰爭。

朝鮮沒有兌現戰爭的威脅,但製片商的母公司索尼(Sony)的電腦系統後來遭受黑客入侵,許多機密資料和多部未發行的電影被公開到網絡上。後來,更有一個自稱為「和平守護者」的駭客組織威脅要向放映電影的電影院發動襲擊。

索尼最後取消了首映禮,也取消在電影院放映的計劃。但是,它還是在網路上發行了這電影,賺得的錢差不多能填補最初投資的3,000萬美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