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兩岸博弈農漁民何辜?

2018-02-03 07:00

? 人氣

「藍綠無論誰執政善於政治算計的結果,讓虱目魚持續在兩岸迷航,不知何時,何地可游上岸並躍上中國家庭餐桌,其他農漁業亦復如此!」(取自台灣社區通網站)

「藍綠無論誰執政善於政治算計的結果,讓虱目魚持續在兩岸迷航,不知何時,何地可游上岸並躍上中國家庭餐桌,其他農漁業亦復如此!」(取自台灣社區通網站)

在馬政府時期,兩岸關係和諧,加速兩岸農產貿易交流,中國大陸也超越日本成為台灣農產最大的出口地區,總額超過10億美元,但因未涉風險管控機制,確實存在過度集中在中國市場的風險。而蔡政府則大力主張不要依靠單一市場,如今為反駁國民黨指控(農漁契作等出口中國大陸的數量與金額大幅衰退,台灣對中國大陸農產品貿易從順差轉為逆差、農民收益銳減等等),竟然表示去(106)年臺灣農產品外銷中國大陸金額為10.3億美元,較105年增加1.2億美元,其中主要銷往中國大陸的石斑魚、茶葉及芒果等都有增加,顯示政府輔導業者加強辦理中國大陸拓銷活動,已經展現具體成效,對此卻未見國民黨中央作出立即回應,令支持者失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事實上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活石斑魚數量及金額仍較2015年減少3466公噸及8.7億台幣,每公斤平均價格(222.3元)也低於2015年的286.9元,且石斑魚外銷99.6%還是仰賴中國大陸及香港:蔡政府有無用心於維護兩岸農漁產貿易,相信農漁民心中自有一把尺。至於政府承諾會開發國外其他新、高端農漁產市場,讓農漁民賺更多錢的承諾並也未兌現。

特別是民間傳言在兩岸關係冰封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將縮減對台讓利,許多措施也逐漸調回正常狀況(包括:台產農漁產品通關流程及檢驗等)讓國內農漁民心情更加忐忑不安,除了口號政府可有安撫民心之舉。農漁民對於辛苦養殖及種植出來的農漁產品,只希望能賣個好價錢,並沒有特別政治傾向,但因台灣多屬小規模經營,想拓展外銷市場談何容易,自然需要政府能助一臂之力,豈敢違背政府指令。

以虱目魚為例,無論馬政府或蔡政府都以政治掛帥(中國大陸亦不在話下),前者在未經詳細調查及規畫下(虱目魚以內銷為主占六成以上,外銷以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美國為主),急著將虱目魚推向對該魚種幾乎完全陌生的中國一線市場,還想把虱目魚改為狀元魚搏翻身,並沒有如挪威鮭魚般,透過有系統的調研及行銷策略,順利端上中國家庭的餐桌,最終無法通過殘酷的市場考驗而敗下陣來,許多透過契作的虱目魚無法順利游進中國市場(而是跑到當地的冷藏、冷凍庫,終身無緣與中國大陸消費者見面),反而斷送了台灣傳統美食虱目魚原本可以在中國大陸發光的機會。

直言之,若無法征服中國人的胃,就算國民黨透過與中國大陸高層協商(試問沒市場中國大陸為何要跟台灣契作?)兩岸再度恢復虱目魚契作,並減免13%至17%增值稅,對台灣虱目魚產業的永續經營助益有限(不信可以去看看出口數字)。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屆時恐須付出龐大的代價,得不償失,國民黨從執政變在野還是沒有清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