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獨促統」是中共對台政策方針,在「武統」與「和統」兩個極端中間,也有人提出「智統」、「逼統」與「融合發展」。最新一種說法則是「合作性統一」的「合統」。美國之音最近專訪了主張「合統」的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他表示,兩岸不見得馬上要變成一個國家,但可以試著從一些無關乎政治的領域展開合作,不要凡事敵我相對,作為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起點。文中採訪所談只代表王崑義個人的觀點。
台灣陸委會日前的「兩岸關係之現況與未來發展」報告指出,中共以「反獨促融、反外部勢力干涉」為對台工作重點,並加大對台政軍施壓。
台灣國防部8月31日公佈的「110年(2021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共軍在渡海登陸方面加速提升對台「立體登陸」的作戰能量,意指傳統登陸外,可能包括空降、機降等新興方式,顯示中共從不放棄武力犯台。
2020年初起,中國涉台圈充斥著武統言論,並在蔡英文總統連任後達到最高峰,連「鴿派」學者也在中國媒體環球時報發表「台灣被統一正在加速」的言論。
但今年3月25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到福建視察,指示要「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此後,「融合發展」變成兩岸關係的新名詞,不少有關「融合發展」的研討會召開,以「融合發展」為主題的評論文章發表在中國和香港的媒體上宣傳。7月1日中共百年黨慶,習近平「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談話,為中共對台政策定調,鷹派噤聲。
和統定調武統公開場合沒有聲音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在今年7月29日、30日以視訊方式參加在廣西南寧舉行的「2021年兩岸關係研討會」時就觀察到,與會的上百名中國學者仍保持以「反獨促統」為主基調,「武統」在公開會議裡幾乎消聲匿跡,只有一位廈門大學台研院教授表示「不排斥武統」,但並沒有其他人附和。
王崑義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這一次的情況,『反獨』反而是主力,『促統』的聲音倒是沒有那麼強烈,因為大家可能也知道在民進黨執政之下,『促統』不見得討好,所以最重要就是說,對於美國跟台灣的關係希望能從一個反獨的角色裡面切進去。這次的研討會裡面,感覺現在『反獨』是他們的主旋律就是了,而且『反獨』以前就是反獨而已,這次是把『反獨』跟外國干預、就是跟美國的干預結連在一起,特別強烈。」
事實上,在時間可能會拖得很長的「和統」和代價可能會付出太高的「武統」兩個極端之間,還有其他解決兩岸關係的手段此前曾被提出討論。例如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傑在去年底曾提出「智統」,意即文明統一,包括三部分:一是製定新憲法,按照「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完成統一;二是採取軍事、外交、法律等手段定向、定點、定時打擊、清剿台獨勢力;三是中國與外國反華勢力的較量持續進行,當中國統一的正能量足以阻擋反華勢力的負能量時,統一就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