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宇觀點:柯文哲江啟臣蔣萬安該聯手保住中正紀念堂

2021-09-10 06:40

? 人氣

促轉會要求中正紀念堂轉型,並準備拆除大廳蔣介石銅像。(資料照,取自中正紀念堂臉書)

促轉會要求中正紀念堂轉型,並準備拆除大廳蔣介石銅像。(資料照,取自中正紀念堂臉書)

國民黨主席選舉政見紛呈,爭取連任的主席江啟臣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有段話吸引了筆者,就是促轉會要求中正紀念堂轉型,並拆除蔣介石銅像等作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江啟臣向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主政的台北市政府喊話,可以從文史保護的角度來設法阻止,同時間立法院也應該關心這件事。蔣介石曾孫立委蔣萬安則是認為:「製造對立及仇恨,無助社會和解,實在無法認同。」

移除大廳蔣介石銅像似於法有據

促轉會正式提出「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的規畫構想,主軸以「改造威權空間」、「重構紀念敘事」為整體園區空間的兩大轉型方向,並結合移除堂館內大廳銅像、紀念緬懷性質之展覽等象徵,藉此公共空間反省威權歷史,並預計於明年度上半年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之規定,將完善後的方案成果,納入該會任務總結報告,並依法提交行政院。

而依〈促轉條例〉第2條第2項之規定,促轉委員會係行政院下所設二級獨立機關,負責規劃和推動有關還原歷史真相、清除威權象徵、促進社會和解等轉型正義事項等需執行事項。

蔣介石。(圖/維基百科)
蔣介石在台灣不同族群心中,代表著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取自維基百科)

而其中同條例第5條第1項更明文規定,就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從法條文字上觀察,促轉委員會所公布的〈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包括移除大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以及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等內容,似於法有據,無可指摘。

然而台灣社會經過數次政黨輪替之後,追求轉型正義,但把「威權」跟「轉型正義」直接概念連結,歷史沉淤再度受到攪動,朝野、族群對立日見嚴重,政治主張路線之歧異也益發擴大。在野黨與其支持者屢屢抗爭,為了「轉型正義」,台灣未來還是否需要付出沉重的社會成本嗎?

法律學者泰多咸認,轉型正義理論是在威權統治消亡之後,釐清威權時代所發生的事實,進而立足於現在已經有所轉變的正義觀,對過去的行為予以評價,以表示未來應依從現今的正義觀,以避免重蹈覆轍,預防未來政府對可能對人權的侵犯,並撫平傷痛,給予社會最終的和解。

而台灣社會係由多種具有不同歷史記憶的族群所構成的共同體,欠缺共同的歷史認識,使台灣社會不易形成包括自我認同在內的共識。是以我們在轉型正義的執行上,更應採取較具有包容性的理論,應將所有各個族群的歷史經驗納入「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就像英國歷史文化之於美國,中國大陸乃至於國民黨執政歷史文化本是台灣的一部分,沒理由排斥。

究責優先還是和解至上?

促轉會雖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是在2018年11月時所提出的構想,提供文化部參考辦理,並在廣納各界社會意見,在今年9月1日確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