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輪將開放民眾接種第1劑BNT疫苗及第2劑高端疫苗,精神科醫師潘建志14日於臉書發文指出,高端疫苗以細胞培養製造蛋白質抗原,產能較有限,連國內需求都無法及時供應,他以高端疫苗產能及食藥署封緘時間計算,直言高端疫苗能否如期產出疫苗,「要靠運氣。」
根據疾管署資料,高端疫苗屬於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潘建志說明,此類疫苗在發展初期,被學界認定開發時程太長,有製程放大的困難。像是次蛋白疫苗的領頭羊Novavax便因量產問題卡關,無法通過美國緊急授權(EUA)而一直延遲上市。儘管台灣高端疫苗開打,但產能問題同樣難以突破。
潘建志:高端1個星期最多只能生產18萬劑的疫苗
潘建志進一步說明,次蛋白疫苗是以細胞培養製造蛋白質抗原,要從小的反應槽開始培養細胞增殖,期間須不斷的更換容器,一直換到2000升的生物反應槽,才能有大又快的產能。要更換到較大容量的反應槽,則是一種技術門檻。他指出,每次收獲完一批蛋白質後,大量細胞便失去用處,就需要從頭開始培養,而高端疫苗到最新公布通過的一批疫苗,仍停留在50升低階製程。
潘建志表示,高端從4月底到7月底的總產能是95萬劑的50升製程疫苗,生產之後,食藥署檢驗封緘高端1批貨要花1.5個月。倘若計算生產速度,高端最快1個星期,只能生產出18萬劑的疫苗。
潘建志以上述生產速度預估,現在離年底只剩16個星期,高端最多只能生產288萬劑疫苗,這段時間甚至還未扣除食藥署約6個星期的檢驗封緘時間。他質疑,倘若高端生產速度未提升,製程也沒有放大,如何到年底前生產出400萬劑,進而達到政府設定今年500萬劑的目標?
次蛋白疫苗製程比病毒變種的速度還慢
潘建志表示,新冠病毒變種的速度,快過次蛋白疫苗製程放大所需的漫長時間,等到製程優化完成,病毒早已不是原先用的基因序列,人民沒有時間慢慢等待高端把製程優化,這也是歐美花費巨資投入能快速生產的mRNA疫苗的主因。
潘建志指出,政府原先規劃的2000萬劑國產疫苗中,有1000萬劑是聯亞,但聯亞EUA沒過;雖然還有1000萬劑是高端,可是產能不行且保護力不明。因此,2000萬劑的配額反而成了防疫破口。他認為,國產疫苗產業遠遠沒有人命重要,疫苗廠的營業額甚至連半導體產業的零頭都不到。
潘建志呼籲,政府應盡快更改戰略,以千萬劑為單位加購國際疫苗,買得越多貨才會到得越快。現在政府直接向廠商買AZ加莫德納1505萬劑絕對不夠,在訂貨數遠低於其它國家的情況下,要催貨也催不動。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