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觀點:上乘功夫的心法和境界及其本源

2021-09-21 07:00

? 人氣

佛家道家的道功氣功為國術的道氣功的本源,由此所生的意氣及內勁則形成上乘武功和拳法技法。(示意圖/取自Pexels)

佛家道家的道功氣功為國術的道氣功的本源,由此所生的意氣及內勁則形成上乘武功和拳法技法。(示意圖/取自Pexels)

儒釋道的智慧也是上乘武功的心法和境界的本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從道功氣功上來講。丹田是氣源和氣海,先講守丹田,意守之呼吸之,然後,修之久也,就會不經意間用意漸重,丹田修煉漸漸演變成腹部呼吸且漸緊,這就必須放下「重意」,要清淡無為,要無執,要無意有意之間修之,才能糾偏歸正。丹田之功有成了,就會出現虛空之氣感,但是虛空不可求,求之則失。

但是修之久也,即使心法妙用適當,虛空之感也會漸漸消失,氣漸豐沛而趨向氣重如球,此時心意不可執著於此而求成,要放淡意念養之。心法功法有一條原則就是求成必不成,要不成而成,心法用意要在有無之間,行於中道之左右,隨著道功氣功之深厚,要總趨向中道而又不失左右。

然後,修功越深則越要體認「坐忘」或者無執而放下,要總趨向佛家之「空」、或者道家之「虛」、或者儒家之「天人合一」,有此總趨向才有「正果」,才不會執著和迷失。道氣功是很不容易修的,階段不同,心法功法不同,境界有差異,如何發心用意呢?這就需要儒釋道的智慧養之妙用之,別無他途。

道功氣功是形而上的,武功是形而下的,兩者從前不交融,後來有武人為僧為道,學禪學道之後,才把道功氣功融入武功,形成「禪武」,因此才有高端武功的內修內勁,才有內勁基礎上的上乘拳法技藝,如太極拳、八卦拳、少林心意把等。形而下的武功必須以道功氣功作為形而上的本源,必須以佛家道家的智慧作為武功心法和境界的本源,唯有如此才能練好內功內勁,才能憑內勁根基成就上乘功夫,非此上乘功夫不能成。

再談修練內勁。何謂內勁呢?首先要修心用意養內外之氣,然後,氣與肉身交融,由心法統領意氣和肉身,在拳功中修練,肌肉漸漸筋化,再由心法妙用功法拳法,形成剛柔勁道。由此可見內勁內功之首是心法,然後,是拳與氣,確切說是心法統領意氣與內勁成就拳功。

可見修心是最首要的,但是不是人人可以修得好的,師尊就曾直言:粗人武夫是學不好上乘功夫的。修心法和內功內勁本來就不是好動好勇不知書的一般武人能夠學好的,要有慧根的甚至最好有儒釋道修養的武人比較適合修練上乘功夫,成為頂級高手。

比如修鬆沉勁。鬆沉勁是比較難練的,纏絲勁相比之下容易練一些。修鬆沉勁首先要心鬆體松,僅此不夠,身體的各部不會這樣就鬆沉下来了,還要用神調息煉氣滋養身體,使之漸漸柔化和鬆軟,並且輔助以纏絲功法轉鬆了身體各部和勁道。在修鬆沉勁過程裡,對於練習者要求頗高,首先要練習者修心,心靜了才可能放鬆心,然後,才可能放鬆身體,才可能煉好氣,才可能好好修內勁,然後,更進一步松心鬆身鬆勁,再然後養心養身養勁,久之功力就會大增,內勁越來越純。但是粗人就很難懂得和做到,有慧根者或者有儒釋道修養者才比較懂理,才比較能夠做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