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公布通過審查的名單中,1015名通過審查的人選只有三人被視為非建制派,包括民主黨創黨成員狄志遠、香港鐵路沙中線工程醜聞的「吹哨人」潘焯鴻和獨立民主派人士周賢明,最終能成功進入選委員的人數更是未知之數。
席位增加、但競爭減少
這次選舉中選委會席位數目雖然增加,但競爭反而更少。這是因為當然委員數目也同時增加。另外許多原本應由選舉產生的議席,由於相關團體透過協商,令候選人數目等於委員數目,讓他們都在沒有競爭下自動當選。
例如代表新界地區的鄉議局原本需要透過選舉選出27名委員,但最終只有27人出選,因此全部自動當選,不需投票。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指這27人都是經過「充分民主協商」產生。
這樣令需要投票產生的議席,下跌至371席,比2016年選舉委員會需投票產生的734席減少約一半。
另外,一些外界預計民主派原本可以大勝的界別也被改變,大幅減低民主派勝選的機會,不少席位更訂明由親北京的組織、團體或它們的代表出任。
例如在2016年的選舉中,民主派成功取得法律界所有30個議席,但這次選舉就規定30個議席中,有六個需要交給香港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委員出任,另外九個交給中國法學會的理事提名產生,餘下才交給其他法律組織投票產生。這在實際上確保親北京派別可以控制法律界中15個議席。
新的選舉制度同時大幅減少個人票,讓界別內的團體以一票代表整個團體投票,而不是讓這些團體的個別成員逐一按自己的意願投票。因此在新的選舉制度下,選民數目大幅減少,從2016年的超過24萬人或機構、減至約7900人或機構。
例如代表醫療、法律、資訊科技等專業團體的第二界別,在2016年的選舉委員會選舉中有超過20萬名選民以個人方式投票,另外有400票以團體名義投票。
但今年的選舉中,這20萬選民資格取消,全部改以團體代表投票,令剩下的2400多個團體以每個團體一票的方式代表自己的會員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