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馬英九至少在二0一二年總統大選後申報的競選經費比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還少了三億多元,民眾同樣可以用「常識性判斷」不可能。當然不可能,馬英九的解釋可以很簡單,只申報競選總部的,地方黨部或他方人士的支出不計列申報範圍。以前這個說法行得通,此刻卻成了他矯情虛飾的根據,也成為施明德懷疑馬英九的最重要理由,完全符合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邏輯:凡不公開透明的都「可能大有問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從哪裡來的這麼多二手再轉手的「我聽說」?單純的名嘴要靠聳人聽聞的消息賺通告費,是可能之一,名嘴間也可能製造二手再轉手;但是,太多二手再轉手的消息,指向不同來源,只有兩種可能,馬團隊身邊確實有「處理金錢」的人,包括本身不乾淨如已涉案的林益世和賴素如,還有扮演防火牆角色的人,諸如名嘴所指涉的胡定吾,曾經是李登輝大掌櫃劉泰英的左右手、曾經是扁朝紅人跟前的酒攤伴,這樣的人物若還能在金錢上貼近馬團隊任何人,馬英九若不是自己也要這樣的獻金,就是放縱親信處理這樣的獻金,即使最後並無不法,道德上也必然破產。
頂新獻金在九合一選舉後,熱議半個多月,連國民黨立委都無法為馬辯解。對比貪汙入獄的陳水扁,迄今還有人為他絕食,堅信其清白,所有對馬英九的指控都在「懷疑」狀態,其清廉信賴度差不多跌到民調滿意度一般低的水準,實在很難講到底哪一種處境更可悲,遑論指控他的人,正是他一手打造重出江湖的媒體人,會運用這種方式為自己的政策「辯護」,馬英九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心術也不夠正,或者他所信賴的親信心術本來就不正。
四面楚歌無人聲援的馬英九,不能指望有人再為他辯護,因為沒有人可以為觸及不到的暗室獻金背書、更不能為他人的廉潔背書。馬英九要耽心的是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提過的一個類比:人類的「推理」不過就是達成一種預定目的的手段,這個目的就是打贏自己的「官司」,而推理過程中偏見隨處可見。現在,馬英九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偏見,而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偏見了,這是馬英九一個人的戰役,卻不只是他個人的可悲,當多數民眾不相信總統不貪汙,這已經是台灣民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