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發生的阿富汗危機再次表明,民主以及「西方價值觀」很難簡單地出口, 「以價值觀改變世界」的 外交政策宣告失敗。西方應該、也必須在這裡轉換思維。
後梅克爾時代:在歐洲和中國之間發揮協調作用
今年9月26日舉行的德國聯邦大選過後,梅克爾的對華政策是否能夠延續下去,取決於本次選舉的結果以及之後建立起的新聯合政府。無論拉謝特(Armin Laschet)還是蕭爾茨(Olaf Scholz)作為梅克爾的繼任入主總理府,他們二人都更偏向於在對華政策中強調「對話與合作」的必要性,雙邊關係裡重視「夥伴因素」,都拒絕簡單粗暴的聯美反華政策。
他們二人的政黨都不能單獨執政。目前看來聯合政府會有綠黨和自民黨的參與。聯盟黨和社民黨在各自的黨內似乎能夠形成一個繼承梅克爾政策的多數,但尤其是綠黨則可能奉行「針對專制政府的強硬路線」。歐洲議會以及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將加大施壓,開啟「後梅克爾時代」針對中國以及俄羅斯的更為強硬的路線。
即便如此,今後梅克爾在德中關係領域仍將扮演橋梁的角色,會利用她與習近平的信任關係以及她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威望,在歐洲和中國之間發揮協調作用。
《法蘭克福匯報》在一篇肯定梅克爾外交政策的文章中指出,她的「耐心」是其外交政策最具特性的品質。她從來不說政策「失敗」,而是說在試圖通過談判、爭取進展的過程中經受「挫折」。這條紅線始終貫穿了她的對華政策。在同習近平做告別通話時,她再次試圖在阿富汗問題、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會議以及國際氣候保護領域,找到與對方的共同點。希望下一屆德國政府能夠繼續奉行這條路線。
Thomas Heberer是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中國政治與社會問題專家。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Thomas Hebe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