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你應該反對「竹竹」或「竹竹苗」合併升格的五個理由

2021-09-23 05:40

? 人氣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提出大新竹合併升格計畫,引發熱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提出大新竹合併升格計畫,引發熱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現任新竹市長,同時也是民進黨年輕世代的政治明星的林智堅日前提出了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台灣第七都的倡議,並得到總統蔡英文與立法委員柯建銘的支持,因而在地方引起正反雙方激烈討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對者批評林智堅此舉是在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鋪路,是在賭自己在新竹市贏的票數多於在新竹縣輸的票數,以此能夠一躍成為直轄市長;支持者則認為此舉能夠增加新竹市的財政資源與能見度;也有論者認為應該將苗栗納入形成「竹竹苗合併升格」。

然而,在筆者眼中,這三種意見都不是支持或反對的有力理由。筆者站在反對「竹竹」或「竹竹苗」合併升格的立場,提出以下5個理由──為什麼你應該反對「竹竹」或「竹竹苗」合併升格?

1.因人設事修法,惡例一開,後患無窮

根據新竹縣市官方人口統計資料,截至今年8月,新竹縣市人口總和大約在103萬左右,而根據現行的地方制度法,直轄市設立的要件有二,一是「人口達125萬以上」,二是「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若是依照林智堅倡議的竹竹合併升格,新竹縣市人口根本無法達到規定的數量,因此勢必須要修法。

林智堅身為執政黨的成員,又即將屆滿卸任,在其過去近7年的執政中,從未提出過合併升格的構想,卻在即將屆滿卸任前夕拋出這個議題,並積極想要落實,難免令人質疑。

此外,若是真的修法,除了引來因人設事的爭議,造成社會正反對立外,這亦將會是台灣地方自治的一個惡例。日後每逢選舉時,無論是基於為自身政治前途鋪路,還是只是單純博版面與聲量的理由,合併、升格的議題勢必不斷被炒作,其影響亦會外溢到各縣市,諸如:人口已經超過125萬的第一大縣彰化可否升格?嘉義縣市能不能升格?甚至是過去曾有人提出的北北基合併的倡議等都有可能成為爭執的議題。台灣地方自治恐將陷入無止盡的紛爭。

2.資源恐將集中於都市核心,郊區與鄉村難蒙其利

竹苗地區並非如同台北市那樣的都會帶,而是擁有廣大郊區與鄉村的城市結構。若是採取合併升格,基於選舉考量與成本評估,許多資源勢必會優先被挹注到人口較多、條件相對較發達的地區(例如原新竹市、竹北等),郊區與鄉村實際上可以獲得多少幫助?這恐怕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3.鄉鎮市基層民意機關裁撤,非都市核心的聲音如何上達?

升格直轄市後,原有的縣屬鄉鎮市公所與代表會將被直轄市區公所取代,鄉鎮市民代表也會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直轄市長指派的區長。在郊區、鄉村等非都市地區,鄉鎮市民代表扮演著傳達基層民意與爭取資源的重要角色,未來這些基層民代若是走入歷史,僅僅只是依靠官派的區長與選區廣大的直轄市議員,這些本就資源相對較缺乏的郊區與鄉村民眾的需求與聲音真的能上達執政者嗎?

4.幅員不大卻擁七都,聞所未聞

客觀而言,台灣並不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若是新竹合併升格後,台灣將成為「坐擁7都」的國家,翻閱全球各國的國土規劃,至少筆者從沒聽說過有領土大小與台灣相近但卻坐擁7個直轄市的國家。

5.檢討國土規劃與統籌分配款才是正解,貿然合併升格只是治標不治本

林智堅倡議合併升格的一個重要理由是資源問題,認為新竹合併升格後就能夠獲得中央補助更多的資源,有利於新竹的建設與發展。

然而,實際上問題的重點並不在此,台灣現行針對中央統籌分配款的分配並不公平,產生了所謂「富都窮縣」的現象,新竹貿然合併升格只是治標不治本,進一步排擠其他縣的資源,可能使「富都窮縣」的現象持續惡化。

長遠而言,通盤檢討國土規劃與中央統籌分配款才是解決全國財政收入分配的正確解方,而非張口就來今天我要升格、明天他要合併這種宛如兒戲的倡議。即便台灣遍地都是直轄市,缺乏合理的國土規劃與中央統籌分配款的公平分配,我國的區域資源分配與發展不均的現象永遠不會有真正被解決的一天。

*作者為新竹市民,成大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