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扁政府時代到現在,內閣學經歷均是一時之選,
卻缺乏全方位訓練和國際視野的培養,
沒有扎實的養成過程,人才很快陣亡。
台灣要到哪裡找政務官?
算一算,單一個直轄市就需要二、三十個政務官,六都需要將近兩百人,再加上中央部會,至少需要三、四百個政務官。這些攸關國家治理的人才,要到哪裡找?
今天不論是哪個政黨執政,都深切感受到政務官的培養是個問題。在台灣,經常找不到適合的人擔任政務官。其實台灣不乏人才,如科技業人才濟濟,這些人在民間單位表現優異,入閣後卻完全施展不開,顯然是受制於政府體制,以及政府運作方式出問題。
博士內閣讓全民失望
同樣地,社會大眾對博士內閣怨聲載道,懷疑國家用這麼多大學教授進入行政體系,表現卻不如預期。下台的政務官也抱怨,在內閣無法發揮,最後落得不歡而散。
大家都懷疑,是否還要從學界尋覓政務官。
事實上,學者具有一定的學養和能力,在學術領域上多是佼佼者,但在轉換位置的過程中,卻從來沒有機會歷練,了解行政實務。
部分內閣官員即使上任前已有實務經驗,但資歷多是縣市首長、副首長或是局處長,對市府規模雖然熟悉,對國家層級政策卻全然陌生。他們的能力再強,眼界也只有縣市政府層級。
這就是台灣所面對的難題。從陳水扁政府時代延續到現在,拔擢的政務官都有類似背景,人人都是一時之選,卻缺乏全方位訓練和視野的培養,沒有國家甚至是國際的高度。
若要比照歐美國家,轉而從國會中尋找適當人選,好像也有困難。因為台灣的立委選舉採取小選區制,為了爭取支持,再專業的立委都要花大量時間回選區做選民服務,而選民請託不外乎換路燈、清水溝等等。立委關注議題的範圍愈來愈小,國家大議題反而沒有人關心,因為沒有選票、也沒有市場。
行政院推出的任何政策,都要費盡力氣說服立委,也不見得能獲得支持。在這樣的氛圍下,當然見不到政府部會願意提出具有遠見的政策,重要的法案更是根本沒人提。
給我方案:水利工程該怎麼辦?
但回顧台灣政壇,並非一直如此。
對政務官的培養,過去省府的運作或許可以做為今日的借鏡。賀伯颱風重創台灣那年,我在台大土木系教書,寫了一篇文章,對政府處理賀伯颱風多所批評,同時提出許多建議,包括水利工程、水利組織和相關法令要如何具體改善。
當時的省長宋楚瑜先生把我找去,說你有這麼多意見,「是否能提出具體方案,告訴我該怎麼辦?」
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草擬出水利組織應該如何調整。因為當時掌管水利的單位位階太低,都是屬於建設廳轄下的單位,除了水利局之外,每個水庫還有水庫管理局,而水庫管理局和水利局卻是平行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