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4日臨時召集的國會被指名為新首相,旋即啟動新內閣。被視為自由民主黨(自民黨)鴿派人物的他,未來面對中美局勢的險惡,會如何應對?
岸田文雄在這次競選自民黨總裁前,就對目前中美對撞的國際局勢有過不少發言。作為前外相,岸田對於外交事務熟稔,也曾是昔日安倍晉三首相的得力助手。
在這次就任首相後,岸田第一時間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之後會見記者時表示,將來面對中國「會對他們說出應該說的話」被解讀是未來對話姿態將會變硬。事實上,岸田文雄也在先前明言,將來會在內閣設置「人權輔佐官」,就中國在香港、維吾爾族等人權議題上進行進一步分析應對。
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教授雷尼(David Leheny)對德國之聲表示,岸田先針對國內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發言,鞏固國內的保守派票源。「岸田是先向日本人,尤其是自民黨保守派選民發出信號,他計劃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
在外交方面,雷尼分析岸田的喊話是想拋磚引玉,「我懷疑岸田不僅試圖向中國表達,而且更試圖向美國、東南亞國家,也許還有台灣表達,岸田計劃在他任職期間,讓日本成為該地區的重要平衡力量」。
「我想岸田試圖走出過去安倍色彩的外交,但目前看起來是相對困難的」,日本上智大學綜合國際學部教授宮城大藏則跟德國之聲分析,這次岸田就任首相表明,安倍與其右派勢力還是在背後左右著權勢。
宮城說「安倍過去執政時,有些右派政策不能做得太明顯,但未來可能透過岸田執政持續對其產生影響,岸田能否真正擺脫控制,也許是可以觀察的一點」。而對於人權輔佐官設置,宮城建議「如果要處理人權議題,建議包含緬甸民運、菲律賓等東協國家的人權議題納入」,盡量別單一針對某一國家的人權問題。
日中關系不會發生戲劇性轉變
中日兩國在過去的江澤民與胡溫時代,雖然偶爾略生摩擦,但大抵上都算和平,兩國經濟交流也密切。然而如今在美中兩強態勢下,岸田過去的「鴿派」形象或許也必須做出調整,宮城大藏分析:「比較明顯的問題是目前日本真正可以跟中國對話、願意持續了解中國的新一代政治家比較少」。
宮城舉例,過往如田中角榮世代,以及90年代首相竹下登的「竹下派」派閥中,都有培育跟中國定期交流、交換意見的政治家。然而現在自民黨的親中勢力卻在逐漸衰微。
他稱「日中兩國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台灣稱釣魚台)。2014年,岸田當外相時已經跟中國商定過4個改善關系的談話方針」。因此在未來,他認為兩國在相關海域的船只進出,需在此基礎上持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