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央靠嘴砲,救援靠地方,可憐台東釋迦農

2021-10-12 06:00

? 人氣

中國宣布暫停台灣水果釋迦、蓮霧輸入。圖為水果店販賣的台灣釋迦。(柯承惠攝)

中國宣布暫停台灣水果釋迦、蓮霧輸入。圖為水果店販賣的台灣釋迦。(柯承惠攝)

9/19,中國大陸宣布由於台灣釋迦(主要為鳳梨釋迦)和蓮霧多次檢出介殼蟲,即日起暫停進口。作為一個台東子弟,家隔壁就在種鳳梨釋迦,儘管因疫情和路途遙遠原因,已許久未回台東,看到這件事,仍感到百感交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現在反中的氣氛下,蔡總統毫不意外臉書大嗆特嗆中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強勢表態,怒斥「完全不能接受」,說已準備好10億農損基金,且準備要與對岸談判,若9/30未獲回應,將向WTO提貿易仲裁。

然而,現在已經10月初了,中國仍未恢復蓮霧與釋迦進口,先前高調宣示將狀告WTO的農委會,卻龜縮了起來。由副主委陳駿季出面改口,說國際爭端「不是法院按個鈴就提告」,要先在11月WTO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立會討論……一整個態度嚴謹保守起來。

陳駿季畢竟是事務官出身,不可能完全附和政治人物的不切實際發言,眼下也過了需強勢回擊的第一時間點,還是得面對WTO仲裁曠日廢時,而台灣禁止進口數百項大陸農產品,到WTO仲裁勝算不大的現實。

無論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中國,都必須面對這兩項水果外銷高度依賴中國的事實,以釋迦為例,中國的外銷佔比高達95%。無論中國是基於何種動機禁止台灣釋迦進口,既然中國拿出的理由是介殼蟲,那這塊還是要努力做到最好,台灣也才可能在WTO機制中討到便宜。

這一點國內鳳梨釋迦主要產地的主管機關-台東縣府算是有在努力。近日就準備與台東農改場合作,挑選粉介殼蟲清除設備,以補助的方式讓農民取得,讓蟲害問題降到最低,這絕對是必要而關鍵的措施。

除此之外,政府與國人也應注意,這次的狀況與年初鳳梨事件不同,不是國人搞「爆吃爆買」就能解決。比方說鳳梨釋迦的產季是每年的12月起,距離現在還兩個多月,等到了12月,早就過了新聞熱點,國人還能剩多少熱情?充滿問號。

關於這個問題,台東縣長饒慶鈴臉書直率的說,鳳梨釋迦是以外銷為主力的高品質水果,1公頃的生產成本在50萬至80萬元之間,12月進入產期,目前果樹上掛滿小顆果實,甚至有的已經到中果等級,面對外銷中斷,農民朋友是非常掙扎還要不要繼續投入生產成本的。

這是一個要面對的現實,政府總是強調分散市場,把本來要銷往中國的量銷去日本其他國家。蔡總統臉書也誇耀今年鳳梨1至8月的出口量扣除中國後,還比去年同期增加566%。但依據農委會資料庫統計,今年2到8月臺灣鳳梨全出口價值僅35,619千美元,衰退32%。中國以外的市場當然要努力開拓,但也要面對這麼大的量,其他國家沒有意願替台灣全數承擔之現實。

對此,台東縣長饒慶鈴強調絕不會輕言放棄外銷市場,爭取藉由貿易商既有水果外銷通路來突破中國以外的外銷新興市場,未來也要建立外銷冷鏈系統及檢疫系統,拓展外銷市場。另一方面,饒也在臉書對中央喊話,要中央以每公頃50萬至80萬元的成本價,至少補貼一半面積的鳳梨釋迦協助去化,減輕年底的銷售壓力。

而對於行政院宣示今年將朝向中國以外市場外銷5000噸鳳梨釋迦,饒也表態也希望中央補助農會的冷鏈設備,加碼對出口至其他國際市場的運費補貼,望能調高至每公斤補貼6元,但中央卻一直持不置可否之態度。

解決問題需要靠實際的行動,台東縣府現在推新北台東產地直送,也邀請日本導演試吃,開闢電商送至香港之通路等等,都對問題有一定幫助,但最關鍵還是中央政府如何善用資源,真正照顧農民。中央政府可以嗆中國,但農民生計還是要顧好啊。

*作者為業務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