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只知道有受益者,或沒有受益很多者」。台北市政府今(12)日下午召開「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論壇,邀請政委張景森參與,由於文林苑都更改建完成時,張景森一席「史上最Kuso的一場社會運動」酸語引起討論。今張景森依舊不改酸言酸語性格,他說「我從來只知道有(都更)受益者,或沒有受益很多者」。他也批日前遭行政法院判決敗訴的永春都更,法院撈過專業界線,否定大家努力的結果。
稱文林苑讓都更汙名化 張景森:花蓮地震後一定更能體會重要性
張景森表示,文林苑都更事件後,社會形成「反都更氛圍」,都更在過去受到嚴重污名化,甚至有「都更受害者」的名稱出現,他說,「我從來只知道有(都更)受益者,或沒有受益很多者」,他認為,執行相關人員被視為酷吏或開發派,甚至惡意影射官員利益勾結,有人為了少數人員,將都更污名化,因此,官員就不太敢做事了,但特別例外的是,或許受到市長的特質影響,台北市很敢做。
張景森說,現《都更條例》草案正在立法院處理中,草案內容是繼文林苑事件後,就社會形成的反都更氛圍下的產物,若都更不要做,就不需要修條例了,因為審查條例幾乎把架構都調整過,他認為,《都更條例》是促進都更,不是防止都更的,也不能在民粹下執行,否則國家堪慮,現由立法院接手,他坦言,說服立院不是容易的事,據說,只有少數一兩位立委有少數意見,大多數立委對修法可以接受,花蓮震災後一定更能體會都更的重要性。
永春都更遭判敗訴停工 張景森批「法院撈過界」
對於日前遭行政法院判決敗訴的永春都更案,已動工卻又停工,張景森今對行政法院的判決提出批評,他認為,法院透過行政瑕疵,否定大家努力的結果,法院撈過專業的界線,使得都更受到行政訴訟干擾,超越比例原則的不當,他認為,行政法院應尊重行政權的行使。
即便北市府公務員鍥而不捨,永春案依舊被法院拖了1年,張景森說,這1年當中,同意戶當中的長者有6位過世,這幾天因花蓮地震的關係,危屋老屋問題再度受正視,過去沒有獲得支持,受到污名化與打擊,大家都要做好人,動不動就拿兩公約出來,稱自己「迫遷」,他認為,這是要扭轉的,要從根本著手。
「所有人都分得到應有權利」 張景森解釋「都更受害者」不存在
張景森表示,在都更案中,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是沒法區別的,是連在一起的共生體,公共利益有決定公共事務的法律與程序,在公平、公正、公開下進行,沒有這個機制,個別利益就容易否決集體利益,就是集體悲劇,地震就是一例。
他接著說,但公共利益是無形的,個人利益是具體的,所以往往在事件發生才感受得到公共利益,負責任的政府要透過絕對多數決推動都更,不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利,這也是為什麼沒有「都更受害者」,因為再怎麼做,所有人都還是分得到應有的權利。
「政府不該當路人甲」 內政部將成立行政法人推行都更
此外,就政府角色,張景森說,更新不應視為是個別的事情,不是建商、更新會與住戶去做就好,政府不該是路人甲,應要三方協議,才能成功,保障多數人想改善的權益,促成公共利益提升,政府要強化更新能量。
他也宣布,內政部將要成立行政法人,專門推動實行都更,會像是日本的作法,由公股銀行成立都市更新公司,政府沒有置外於都更外,行政法人及公股銀行公司,要跟地方政府合作。
擴大都更參與 北市曾邀8大公股行庫會商討論
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則以「公股銀行參與都更之角色」為題演講,他說,北市去年邀請8大公股行庫,到市政府開會,到目前已有諸多成果,他提出都更現面臨的幾大挑戰,包含整合困難、流程冗長、坪數計算認知差異大、權利變換爭議、非公益第三者介入、民眾錯誤期待等。
此外,他也以其所任職的台灣銀行參與都更的情形解說,包括將成立「都更金融小組」;推出都更優惠貸款專案,額度為台幣1000萬元,額度視實際狀況增加;研議老舊行舍加入改建;推動高雄「亞洲新灣區聯盟」都更造鎮計畫;預計今年4月成立「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有限公司」為專責都更服務公司,股東為八大公股行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