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參與某場政治討論會後,主持人跟大家一起閒聊,他突然問在座諸君:「如果要換內閣,你們認為誰的聲譽最差,誰最應該被換下來?」
怎麼也料不到,全場7位受邀列席者都異口同聲點出兩位冠亞「戰犯」:張景森與賀陳旦,科技政策的大政委吳政忠則屈居季軍。
頭號戰犯何以會是張景森,當時在現場並未詳細談論。只能說大家似乎都有志一同的留存著這位超級大政委備受厭惡的鮮明印象而已。
從『點子王』變『出包王』
如果盤點當前閣員中見報率最高的,再加上最具爭議性的人物,當屬張景森無疑。若是翻開去年5月間,某媒體刊出一篇〈為何扁、柯、蔡都愛用張景森?〉該文作者林瑩秋寫道:「從『點子王』變『出包王』,張景森搶盡媒體版面......」張氏風波延宕一整年下來,其個人的媒體效應並未稍減,迄今一樣維持相當熱度。
再往前翻到2003年今周刊的一則報導:
「這幾年來,只要涉到馬英九,扁政府就吃悶虧;而主其事者只要是張景森,就是是非非不斷,最後總得勞阿扁躬親收拾殘局,從阿扁任台北市長期間,當時擔任都發局局長的張景森曾因接受廠商招待出國考察、喝花酒事件,引起非議;還因為將原本用來保存文化資產的『容積移轉』機制,引用來加強財團開發的強度,被抨擊罔顧過度開發對於周邊社區環境的衝擊,據說當時阿扁還好生教訓了張景森一番。這次張景森又處理失當,被修理為好鬥成性,逮到機會就想踢馬腳,看來阿扁得好好管教一下這位子弟兵了。」
這喝花酒和圖利財團的劣跡往事,已是十幾年前的扁朝糗事了。
張景森,官越做越大,權越攬越重
但,張景森被管束了嗎?林瑩秋在上引的該文中,曾點出了令人深思的一段話:
「在陳水扁總統時代,張景森也很受重用,但連做七年的經建會『副』主委,升不了主官,也透露出些許不尋常。據轉述,阿扁曾經說他『講的比做的多』。」
好,時光來到小英政府時代,張景森終於升官扶正了,坐上大政委席位。於今看來,這位張大政委還繼續再扮演「政壇頑童」戲分,並未稍加收斂,甚至於還經常會提油救火讓火燒得更大更旺。
繼「年改」後,前瞻計畫鬧得沸沸湯湯,先是各部會首長一字排開出席記者會,卻被譏諷為「說都說不清楚」,所有列席首長等於全當丑角出盡洋相;之後就算是行政院長林全親上火線,對前瞻計畫也還是語焉不詳!盤點整個林全大內閣就只剩一位張景森能說得上話,何以故?
養肥養大的「地下院長」張景森
其中道理,其實早在今年4月中「前瞻計畫」剛上場時,即有媒體揭露了一段內幕:
「在520蔡英文總統就任總統一周年前夕,行政院浩浩蕩蕩端出前瞻計劃『上菜』,雖然動員大批政務官當說客,但民眾還是霧煞煞、有聽沒有懂,因為他們都沒有「大政委」張景森來得清楚。
拼湊出這張8800億建設菜單的人,正是張景森,他是前瞻計劃總舵手,而且早從2016總統大選之前,就已透過『大選工作坊』在蒐集、篩選、組裝這些計劃。
『大選工作坊』是蔡英文選前極重要、把政策討論轉化為政見的單位,召集人就是張景森,其餘成員多為小英基金會裡參與讀書會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