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生核災事變迄今已進入第七個年頭,全球對日本核災區食品採取管制的方式,隨著更多的調查數據呈現,逐漸採取放寬的趨勢。儘管行政院發言人強調開放沒有時間表,但是從各方釋出的訊息,已可嗅出蔡政府基於種種理由,正朝向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方向運作,並打算改「地域性管制」為「高風險食品管制」(如何界定高低風險?如何分類做有效管控?有跟人民說明嗎?)。
對此國內民眾有不同意見與看法,處於多元社會這也很正常,身為家庭主婦(夫 )最關心的是全家的食安問題,也是多數小市民的心聲。政府擁有公權力且目前相關的數據、調查資料以及分析報告等等,應該都掌握在政府手裡,最終還是需要政府出面,就各項疑慮逐一向民眾說請楚講明白,不能刻意製造民眾間的對立,更不能先斬後奏,畢竟讓民眾免於食安恐懼政府責無旁貸。
綜觀這些日子國內民眾對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最大的疑慮在於日本核災縣市生產的食品(包括加工品),到底安不安全?有哪個具公信力的團體或機構可以給民眾信心?日本消費者對來自災區的食品特別是農漁產品的接受度如何?還有在疑慮未清前政府為何急著非開放不可?若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政府如何保證不會讓消費者誤食有問題的食品?(目前禁止輸台的福島五縣食品,早已悄悄從網購入侵台灣)。既然國人如此憂心可能誤食有害的核食,蔡政府不能採馬政府以偷襲方式,開放讓含瘦肉精美牛進口,導致日後國民黨的全面崩盤,應該由賴院長親率相關部會首長召開記者會,針對民眾諸多質疑一次講清楚,讓民眾釋疑,化阻力為助力,才是有治國之能會溝通的政府。
近日經常有人提到,台灣需要國際貿易,開不開放核食進口應遵守國際規範,消費者如果害怕的話不要買不吃就沒事,甚至可做為與日本其他事務的談判籌碼。如果此理可通,那麼含瘦肉精美豬、牛雜碎以及含農藥、重金屬、抗生素等產品(各國殘留標準不同),為了貿易需要都可以大方進口,由民眾自行把關。問題是民眾要如何判別?那些不合格產品不會混充進來嗎?而台灣每年自日本進口種類繁多且數量龐大的商品尤其農漁產品,我國政府有能力逐批檢驗做到滴水不漏嗎?(以國內層出不窮的黑心食品,要民眾如何信任政府);何況全球的經貿往來也未必都遵守國際規範,例如:農漁業不當補貼、進出口補貼、非關稅障礙、非法捕魚(如日本捕鯨)等等,每個國家依國情、食性、現況等不同,還是可以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找到科學數據支持。事實上許多標準非國際通用甚至沒有國際標準,需由貿易國家自行談判協商,政府不能老是拿國際規範當擋箭牌!
此次政府打算放寬日本核食管制,若真的與台灣想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TP),簽訂「台日自由貿易協定」(FTA)等有關,那麼也請政府官員誠實以對,並告知國人承受可能誤食日本核食的風險,到底能換來哪些經貿、外交利益,也讓國人了解到底划不划算,值不值得!
如何在確保「國人健康」的前提下,積極拓展國際貿易是當務之急也是共識,蔡政府請拿出真本事來,給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別辜負曾經投票給您的689萬小市民!
*作者為農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