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以1991 年至1992 年鄧小平著名的「南巡」為例:在1989年天安門鎮壓事件後,黨內保守勢力抬頭,鄧小平倡導的經濟改革停滯,為了鞏固改革議程,他警告當時的領導人,「誰不改革誰下台」,其目的是為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路線作準備,並提拔一批國家和省級支持改革的領導幹部。
文章說,以這段歷史為背景,可以窺見習近平當前在「共同富裕」的名義下整頓某些經濟部門的官僚主義和政治邏輯。「通過勾勒出一個雄心勃勃但又有些模糊的總體目標,習近平為幹部樹立了一個標桿,讓他們在黨的二十大之前表現出忠誠和能力。採取主動並正確解讀習近平未來幾個月的目標有助於官員得到晉升。與此同時,這為習近平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建立直接將其引導到黨的代表大會的政策勢頭,從而積極主動地塑造2022年至2027年的政策主導方向。」
研究中共黨代會的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和歷史系教授吳國光說:「這篇文章的長處在於看到了習近平近來施政舉措背後的兩大因素:一個是中共政治日程的關鍵期在於二十大之前,而不是在二十大本身;再一個是強調習近平對於二十大的運作與中共黨國官員作為一個體系的互動關係,而不僅僅是著眼習近平一個人來分析中國政局。」(有關吳國光本人對這個問題的深入分析敬請期待美國之音對他的專訪)。
今年5月,白明跟澳洲學者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合寫《後習近平時代中國領導人接班的幾種可能性》(After Xi: Future Scenarios for Leadership Succession in Post-Xi Jinping Era)報告,認為在任期滿10年之際,習近平並沒有任何交班跡象,如他真心認為國家領導應該有序更替,那也只可能到2027年或2032年的中共二十一大或二十二大上宣布退休。
習近平要的是前所未有的東西:終身領導人
通過近10年的反腐運動、清除反對派,以及倡導「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愛國主義意識形態宣傳,習近平被認為已經成為自毛澤東以來權力最大的中國領導人。為什麼大權在握的他還需要通過密集的政策重建過程來為明秋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作準備呢?
「首先我要強調我們並不確定他在黨內最高層權力有多大,」諾頓對美國之音說。「我們認為他的權力非常非常大,我也認為他的權力非常大,但我們並不確定。當然,他也不能完全確定。」
諾頓說,問題的關鍵是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要獲得的是一種完全前所未有的東西。「他要求被任命為第三個任期的領導人,誰知道?這可能意味著五年後的第四個任期,也許這意味著終身領導人。你當然知道,這是25年前鄧小平領導下中共果斷拋棄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