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德國的外交政策會在兩極間擺盪?伯格認為,這出自於德國政府的兩個錯誤預測,第一個是錯信「發展路線」必然是一直線的,第二是誤將德國自身經驗視為普世經驗。兩德和平統一後,德國步入政治民主化、經濟資本化,德國天真地認為世界其他地方也終將走向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並在外交上試圖加速這一發展,因此像騎士一樣想去「拯救世界」,「幫助」其他國家早日走向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謂的「歷史的終結」。
然而過去20年顯然戳破了德國的幻想,伯格以天安門事件為例,指出德國走過的歷史道路(和平的革命、民主化)不必然是其他國家的藍圖,反而可能是他國政府極力避免跟上的後塵。伯格認為,所謂「民主線性發展」進程並不存在,只是德國與世界上部分國家共享了偏好,德國應該正視、承認這個事實,並以此為基礎來擘劃未來的道路,有限度地參與國際政治,在上述兩個極端之間找到平衡。
在美中對抗中自處,解決沒有單一答案的國際關係
對於大選期間「外交政策被冷落」,《明鏡周刊》評論感到相當憂心,指出最緊要的議題就是美中對抗的國際格局已然成形。這局面看似是「政治素人」前總統川普一手導致,但是不同黨派的新任總統拜登就任後,依然延續川普的對中政策,代表這與美國國家利益相符。
美中對抗的局面雖不如冷戰時期般互相構成軍事威脅,但兩強交鋒卻體現在更多面向上,如貿易戰、科技競爭、爭奪地緣政治的影響力等。評論指出,在所有歐洲國家中,最受美中對抗格局影響的就是德國,因為美國長久以來是德國的同盟,而中國則在近年躍升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在過去半世紀尚屬穩固,但是現在因為德國在經濟上依賴中國,柏林與華盛頓的共同利益不再如以往般理所當然。換言之,德國像是夾心餅乾,受到美中兩強分別施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華為——美國希望德國終止與華為的合作,而中國則以經濟要挾德國繼續採購華為產品。不過,對德國而言,美中衝突的真正的困難之處,並不是在「要選哪邊才好」,而是諸多全球性問題的紛雜交錯,如氣候、人權、限武等,使得國際關係更為複雜,因而德國面對的「美中選擇題」,並沒有單一解答。
那麼德國究竟該怎麼做?評論指出,德國必須考量自身在美中兩國的國家利益,並將兩者一同整合進歐洲的外交政策中。事實上,面對「美中選擇題」的不只德國,而是整個歐洲,且歐洲各國的偏好並不一致。比如立陶宛嚴詞抨擊中國,匈牙利則對中友好;波羅的海國家是忠實北約盟國,但法國一向對北約抱有質疑。位處歐洲中心的德國,目前正「面對一個3D棋局,這個棋局很可能演變成未來的決定性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