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延燒兩周,農委會主委陳保基19日在立法院答詢時,初估這波禽流感疫情至少要撲殺一百萬隻雞、鴨、鵝。關於這件事,大家關心的都是疫情當前,雞鴨鵝還能不能吃、供給是否減少、會不會漲價等等跟自己利益有關的事,有誰想到這些無辜被波及的動物,竟然連一個好死都求不到。
目前有七縣市爆發包括舊型H5N2、新型H5N2、H5N8、H5N3等不同亞型的禽流感病毒,最早是鴨、鵝場,後來漸漸擴散到雞場。農委會為了爭取防疫時間,只要養禽場死亡率高達兩成以上,且送來的檢體經確認感染H5亞型病毒,不必判定高低病原性即撲殺(原本如屬低病原性不必撲殺)。
這種寧願錯殺也不放過任何可能是高病原病毒的做法是否洽當,站在防疫角度可受公評,但衍生的現象就是必須被撲殺的動物大幅增加。
過時的指引、各縣市處理方式混亂
而各地方政府又要撲殺、消毒、又要站崗防止感染的禽場移動、亂丟、或偷宰,大家都忙翻了,人手及設施早已遠遠不足。加上沒有一致性的撲殺作業規範,撲殺變成一件恐佈的事。大家都說用「人道」的方法,恐怕連什麼是人道都搞不清楚。以這一波最早發現禽流感的屏東大武山蛋雞場為例,12萬2千隻蛋雞要在一天半內全部撲殺然後送化製場,想都知道會怎麼處理。
果然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就翻出農委會「防範家禽流行性感冒(H5、H7亞型)緊急應變措施手冊」,在「動物撲殺方式與屍體處理」這一章指出,撲殺是依據2004年英國一個動保團體給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建議。
研究會進一步訪問各縣市,撲殺方式大致有四種:水化氯醛+乾冰或二氧化碳(CO2)、水化氯醛、CO2或乾冰、直接裝袋等死。
但農委會這個應變措施早就過時了,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指出,OIE「陸生動物健康法典」中「動物防疫撲殺」一節,到去年為止已修到第七版,建議的方式是在一個密閉空間內直接使用CO2,或CO2再加一定比例的惰性氣體。而乾冰會讓動物低溫受凍到死亡,OIE已不建議使用。
另外依2013年美國獸醫學會(AVMA)最新版的「動物安樂死綱要」指出, 水化氯酫不應用於動物安樂死,美國農業部也已禁用。因為使用水化氯醛之前,必須先讓動物禁水,然後在飲水中投藥,但一來水禽養場禁水不易,二來已生病的家禽多半不會喝水,可能在沒有鎮定下就被直接裝袋。
而台灣從2003年發現H5N2低病原禽流感後,病毒已在地化並變異成高病原型,且在往後不斷重複發生疫情,被撲殺的動物不計其數,但農委會不但對於早已過時、且不符合國際人道規範的指引渾然不覺,而且也未訂定一套勢用於各縣市的標準作業守則,才會導致各縣市各行其事的混亂場面。
事前防疫,才沒有事後撲殺
19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列席報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也當場表示,尊重動物福利,願修正水禽撲殺方式。立委蘇震清等人也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農委會擬定符合國際人道規範的畜禽疫病撲殺標準作業流程,沒有意外的話,明天(21日)經濟委員會就通過。
疫情當前,撲殺動物是不得已的做法,但如果能事先做好防疫,動物不必無端被撲殺、業者不會損失、政府也無須付出龐大的人力及資源去善後。但事實是,連陳保基都坦承,2003年錯失H5N2禽流感病毒防堵先機,才會讓病毒在地化,病毒一日不除,這11年來接二連三發生疫情也是正常的事。
2013年5月中國爆發新型H7N9禽流感後,陳保基宣傳統市場禁宰活禽,這一項多年來農委會周折反覆的政策終於訂了下來,減少活禽與人不必要的接觸,在禽流感防疫上做了一件難能可貴的事。
如今面臨新的疫情,陳保基19日在立法院當場承諾,要讓這波台灣首見的H5N8、新型H5N2、H5N3三種高病原禽流感病毒在台灣消失,第二步還要讓已經在地化的N5N2 消失。目標很好,期待他真的能辦到。
*作者為獨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