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中,西方商人使用武力強行打開中國國門。在人們的記憶中,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屈辱的世紀」。這個飽經屈辱的時代顯示了中國面對歐洲和日本侵略時的軟弱。
在那時,中國不得不把香港割讓給英國,把東北地區的滿洲割讓給日本,並給予西方列強一系列法律和商業特權。二戰後,蘇聯則試圖在包括滿洲和新疆在內的中國邊境獲得影響力。
這一經歷使中國人對外界的意圖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即使是像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樣看似外向的事件,也擺脫不了「不平等條約」下中國的貿易由外國人控制的文化記憶。中共如今誓言再也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今年3月,中美談判代表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Anchorage)舉行了一場唇槍舌劍的公開會議。中方對美方的批評進行了反擊,指責美方「傲慢和虛偽」。習近平領導的中國不再容忍外人可以任意輕視自己的國家。
被遺忘的盟友
然而,即使是可怕的事件也能產生更多積極信息。
其中一個信息來自二戰當中的中國戰場。1937年中國被入侵後,基本上獨力與日本作戰,直到西方盟國於1941年在珍珠港加入了亞洲戰爭。
在戰爭階段,中國在大陸損失了1000多萬人,擊退了50多萬日軍。這一壯舉在歷史書、電影和電視中被廣泛紀念。
如今,中國將自己描繪成與美國、英國和蘇聯一起的「反法西斯聯盟」的一員,通過提醒世界自己是對抗軸心國的勝利者,使自己擁有道德的壓艙石。
中國還利用其在毛時代作為第三世界領袖的歷史身份(例如,1955年的萬隆會議,1970年代在東非的坦贊鐵路等建設項目),來強化該國今天作為非西方世界領導者的資歷。
現代歷史仍是中共認識自身合法性的關鍵部分。然而,這段歷史的某些內容,尤其是1958年至1962年大躍進中災難性的經濟政策導致的可怕饑荒,在現在幾乎無人提及。
一些現代戰爭可以被用於更具對抗性的目的。在中美關係坎坷的近期,出現了多部紀念1950年至1953年朝鮮戰爭(韓戰)的新電影,中國人將其表述為「抗美援朝」。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軌跡也深深植根於中國的政治思想中,並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得到積極的復興。
毛澤東等中共主要領導人在20世紀長期參與了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辯論,這種辯論產生了巨大影響。
例如,「階級鬥爭」的概念導致毛澤東在統治初期處決了100萬名地主。儘管「階級」作為定義社會的一種方式已不受歡迎,但中國今天的政治語言仍然受到「鬥爭」、「對抗」以及「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概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