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觀點:習近平20大前後的頭疼事─台灣是迴避不了的目標

2021-10-27 05:5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頭疼事,絕對不比西方政要少。(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頭疼事,絕對不比西方政要少。(AP)

當今世界,令各國政要頭疼的事不少。這一方面跟政治人物的領導力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其身處環境的各個因素集合造成。而對中國來說,由於政治制度不同,頭疼的事也不同,起因也不一樣。

按計劃,習近平明年已決定,打破鄧小平以後的「十年」執政的遊戲規則。而這一舉措,並非提手之舉,也需要一個特別的環境。可偏偏在這幾個月內,中國國內外的發展並不如願。為了明年的順利連任,現在正是展示領導人成果的時候,畢竟現在的共產黨也是以「成果」為導向的。如果設計的政策與結果不同,自然會使其頭疼。至於習近平,比較其幾個前任,更是個願意把所有決策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物。這樣,一旦某些領域有問題,責任自然也就要統統歸咎到他的頭上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經濟與能源

首先在經濟方面, 2021年,中國現在正面臨著不斷強勁的結構性的逆流沖擊。「灰犀牛」和「黑天鵝」事件不斷出現,第三季度GDP增4.9%低於預期,宏觀數據顯示中國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風險正在上升。出口和房地產是拉動中國經濟疫後復蘇的主要動力,而現在,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已經有兩駕(出口和消費)跑不動了。在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更可能成為拖累經濟的因素。習近平從去年開始幾項措施諸如在平台經濟反壟斷、對校外培訓行業的打擊等,對整體經濟並未有什麼積極的效果。至於農業,今年水災頻發,對糧食收獲肯定有負面影響。再看技術,喊了幾年的技術升級、高端制造業的口號,但實際進展,跟本來宏偉設想距離很大。

再看能源,本來設計好的中國大步邁向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卻在今年還沒到冬天就露了餡:俄羅斯對中國供氣管道的故障,懲罰澳大利亞出口造成的中國優質動力煤短缺,加之本來為了達到雙碳目標,而讓很多煤電停產, 造成全國的「電荒」,從而拖累了經濟復蘇步伐。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為石化燃料松綁。但山西大水卻又拖了增加煤電的後腿。而習近平發誓要保住甚至發展現有的制造業,這也意味著保住中企和外企利用中國的資源來為中國以外的國家生產,為了應對電力短缺,中國將提高煤炭生產6%。於是乎,顧不得什麼氣候變化峰會的事了。本來設計的中國領袖好好在今年世界氣候變化峰會演示一下「中國典範」,可現在習近平回避此峰會已成定局。

再看一帶一路。自2015年以來,幾乎每年都轟轟烈烈開慶功會,但自全球疫情擴散以來看來並沒有那麼順,就連最「鐵」的巴基斯坦,好多項目跟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項目一樣,處在走走停停的狀態。加之疫情和其他各種關系,使得負債之國都越來越無法承受還債的壓力。 這樣,至少在最近一、二年習近平無法如期張揚自己提倡的一帶一路的「偉大」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