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越觀點:災難後的心理健康營造,需要全民一起協助

2018-02-21 05:50

? 人氣

20180206-大年初一,花蓮雲門翠堤大樓拆除工程進行中,成了斷垣殘壁。(盧逸峰攝)
花蓮雲門翠堤大樓拆除工程在年節期間仍在進行中,成了斷垣殘壁。(盧逸峰攝)

有身心變化的人勇敢前往諮詢或就醫,是幫助自己、也是幫助別人

第一時間的事件衝擊,可能帶來驚嚇慌亂;後續大家的討論訊息的渲染,可能形成持續性的隱隱不安;接下來的賠償、生活重建等糾紛,可能給當事人或聽聞者憤憤不平的情緒。如果這些情緒造成個人和朋友相處時變得煩躁沒耐性、在工作上心不在焉、甚至開始莫名疼痛或輕易感冒,就是我們擔心的身心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己或身旁朋友有這些現象,希望多鼓勵勇敢前往諮詢或就醫。諮詢或就醫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正確、合法的服務,也是為了未來其他可能會有類似問題的人。要讓國家的衛生與社會機構知道事件之後人民的心理變化的數量與程度,民眾能表達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才會提醒政府建立對應的心理衛生政策;我們也期待國家能認真考慮,參考現有的憂鬱自殺關懷系統,建立災後心理衛生的關懷系統

不可以依賴成癮行為來處理緊張焦慮

人類在緊張的情況下很容易不自覺的使用各種成癮行為,不論是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是聽聞者,可能無意間開始增加菸、酒的使用,不斷上網或看電視確認消息,或增加非必要的進食;這些成癮行為短期間可能稍微減輕焦慮,但是長時間來看常常是使狀況惡化。也就是說,之後要移除或減少這些成癮行為時,焦慮反而會加重反撲。

因此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這種現象,如果可能的話,盡量改採取親友關懷、運動、工藝、音樂、宗教等方式改變張力;或是事後得要有計畫的移除成癮行為。

上述四點應該是每位民眾都可以幫得上忙。

台灣歷年來總有一些考驗到來,過去重大事件後的身心醫療常常只考慮到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我們認為這種考慮遠遠不夠。事件過後,可能有些人的人生觀受到影響,認為人生虛幻、認真無用;可能有些人看到亂象,對政府或人民感到灰心,失去熱忱;可能有些人蒙受損害之後,變得消極沒自信。這些類型的人或許沒有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心理狀態卻已經衰變。

如果每次的災後總是發生上述問題,國家的人力資源與生產力便要受到減損。我們期望的是,即使無法阻止事故到來、即使賠償與社會福利不可能完美,但是官方或民間願意協助心理營造,還是有可能使自己與身邊的人在經歷事故後,更重視彼此的情感,更理解困難的意義,更把握自己該做的事。

*作者為花蓮縣臨床心理師公會監事/ 花蓮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