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何時有「無鈔券」央行數位貨幣

2021-10-27 07:10

? 人氣

貨幣的虛擬、數位化已形成趨勢,從比特幣(Bitcoin),到如今中國也推出數位人民幣,台灣是否也能仿效?示意圖。(資料照,freepik)

貨幣的虛擬、數位化已形成趨勢,從比特幣(Bitcoin),到如今中國也推出數位人民幣,台灣是否也能仿效?示意圖。(資料照,freepik)

無鈔券數位貨幣(DC)即將積極取代實體鈔券貨幣成為全世界貨幣發行與運用的主流,特別是「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一旦推出,勢必全面性改觀世界貨幣權力格局,徹底扭變全球民生經濟的一般平民百姓日常交易之慣性型態,也對於國際貿易投資的資金流動方法模式,在可預見五年之內,產生莫大貨幣創新變革;台灣是個典型的高度對外依存經濟體,當然絕無可能自外於這一大趨之發展範疇之外。祇可惜,我們主政當局,似乎既無準備亦無意願,及時趕上這一緊迫發展的全球班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無視於實體貨幣轉身數位貨幣大趨壓力

正當經濟強權國家競相規劃測試「央行數位貨幣」,冀能建構擁有高度貨幣自主權,並期有效早發取得領先占有「本幣國際化」之先聲地位,爭取全世界金融市場領頭優勢;然則,在台灣,我們的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答覆記者所透露的「條件待成熟說」,已經隱然表態:也就是說,未來5年之內,在台灣經濟社會恐怕都還很難看得到無鈔券化「央行數位貨幣」有可能得以落地成真的機會。

台灣有沒有「央行數位貨幣」,所將映現的,應該不僅僅是國家金融創新能力之有無,更重要的是,極其可能會讓台灣經濟因此被「數位經濟社會時代」大趨,給徹底邊緣化!

回顧數千年來人類社會相互交易中間媒介,曾經幾個階段性典範移轉變革演進發展:從最早期礦石板塊的「剛硬通貨」,而後轉變成使用稀缺金屬條塊錠片鈑的「硬幣通貨」,及至始於七世紀的鈔券型式為主的「紙鈔硬幣並用通貨」時代延綿時間最長也最久。洎自21世紀11年代伊始,2009年1月3日公開創世的比特幣(Bitcoin, BTC/XBT),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虛擬貨幣/準數位貨幣,很快得到網路新世代的廣泛接受與運用,為人類社會開啟「加密貨幣」新時代的到臨。

加密貨幣,比特幣(AP)
加密貨幣,比特幣(資料照,美聯社)

然則,因為這些加密貨幣,悉屬民間平台交易運作,缺乏政府法制化公權力背書支持,又根本沒有可最終問責機構,致使所有「加密貨幣」投資人及持有人,都毫無保障可言;而引致政府公權力介入干預管控,符合「數位經濟社會時代」大趨的「國家數位貨幣」產生,其中,以領先早發的「中國央行數位貨幣」成為全球第一領頭羊。

世界各國央行都在嘗試新形式數位貨幣

其實自2020年,亦即21世紀20年代起,主要先進國家政府已越來多越明確要基於「可有效監理性」及「人民資產保全性」,而紛紛表明應該要更加積極限制甚或直接禁止「民間機構之自主發行可市場流通的加密貨幣或數位貨幣」,並且已自2020年起正式倡議「央行數位貨幣」,其中以最先行並已扮演起領頭羊的中國「央行數位貨幣DCEP」最為突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