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到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訪問,不但選擇在塞琪琳霍夫宮(Schloss Cecilienhof)中庭舉行記者招待會,還說:「日本必須將竊取自中國之領土歸還中國。」波茨坦,而且還是塞琪琳霍夫宮,不用說明也知道這是1945年7〜8月,美、英、蘇三國元首為解決第二次大戰後處理問題而展開波茨坦會議的地點。
李克強在記者招待會中, 與布蘭登堡邦首長馬蒂亞斯.普萊澤克(Matthias Platzeck)比鄰而坐,彷彿想給人中國和德國步調一致的印象。中國批評安倍首相到靖國神社參拜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而波茨坦無異也是「戰後秩序」的一個象徵。
中國的對日文宣戰,以歐美各主要國家為中心向全球發聲,不過先進國家中最重視的則是德國。因為對中國而言,德國是很有利用價值的國家。
隨中國起舞的德國媒體
中國的對日文宣戰,在德國媒體特別發揮了效果。德國媒體就歷史認識的問題,毫不掩飾地偏向批判日本的立場。特別是最近,批判論調非常露骨且一致:德國誠摯地克服了過去,但日本還在隱匿過去的罪行、正當化自己的所作所為。
保守派媒體《法蘭克福匯報》(2013年12月3日刊)的社論,討論2013年11月23日中國單方面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就指責日本「尚未清算歷史責任」,先定了日本的罪。
「中國所宣告的防空識別區內,也涵蓋了日本、韓國所主張的領土島嶼上空,自此領土紛爭進入新的階段。也就是將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的紛爭予以軍事化。美國立即派遣B52長程轟炸機到這個區域,向中國明示美國不承認中國單方面劃定該區為其領土。同時也是在警告日本不要輕舉妄為。」
「這一個區域的政治氛圍,一次又一次地被嚴峻挑動。中國、日本、韓國等能在這裡看到利益的政治勢力,讓埋在人性裡的民族主義情感,總是春風吹又生。而被日本占領的經驗又是一股助力,總能在政治上輕易動員。日本政府未想深入瞭解自己在歷史上的罪行,政治上也沒對這段歷史清償,更容易激起這種情感。」
相對於德國,英、美的報導就有顯著差異。英國《金融時報》(11月26日刊)在題為「太平洋上不負責任的遊戲 中國對法理上具爭議的島嶼應停止施壓」的文章中寫著:「不論兩國的主張為何,中國的行徑是不智的。這座島除了在1945〜72年間以沖繩的一部分託管給美國外,有一百年以上的時間都由日本管轄。中國試圖以脅迫的方式改變現狀。這座島位於重要的潛艦航路上,能掌握這裡,就能助長中國走出沿岸海域向外擴展的野心,此外還能報歷史上的一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