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看似清平樂土,人民安居樂業,然而我們其實面臨著很多潛在的危險,隨時會影響我們的穩定生活。除了戰爭的威脅外,台灣因為地理環境及自然氣候,劇烈天氣如颱風、地震、洪水,回顧近百年的歷史,那摧殘命運恐怖的爪痕,至今看來仍是觸目盡心,自不待言。
除了政府部門的專責機構如國防層面的軍方、治安的警察、災防的消防之外,很幸運的我們還有聞聲救苦的宗教慈善團體,往往搶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支援救助、撫慰災戶,這是振奮人心的景象;然而災變多是局部地區,若是戰爭,全面性的天災人禍,這樣的景象,我們是否有所準備。
筆者在把玩蒐集的臂章中,看到幾個民防類臂章時,有感於近期政治氛圍凝重,安全的議題又甚囂塵上,民防(civil defense)整備的思考,又在我心中浮現。
筆者以數張圖片為例,第1張是(桃園市)民防大隊的臂章,這是屬於較早期的樣式,赭紅的底色,白字機構全銜,感覺與早期警察臂章類同,中央的國徽、梅花及藍白紅三色飛翼,四平八穩,中規中矩,有公權威信同質一體的質感,或是過往軍警支援協助的輔助(Auxiliary)意義,然而筆者以為在當前專業分工及識別效率上,現有臂章樣式早已過時,我覺得必須更新。
目前,全球在民防事務上,在戰爭中立與人道法相關資料中,多有提到識別多採用國際公認如第2張的橙色圓形,中間為藍色正三角型的民防臂章,醒目易辨,不少國家都採用,除了工作人員的識別臂章、庇護場所的標示等。
例如我在後續附圖中所介紹的以色列民防臂章,俄羅斯的緊急狀況部,甚至大陸的人民防空組織都以此為佩帶識別,部分國家的民防分工更為精細,例如波蘭在識別標誌外,更有職務、專長的識別,利於民力資源的快速識別運用;筆者記得在新加坡旅行時,在地鐵站名標示旁都會有此徽章的標示,告訴民眾,此地在非常時期的庇護人數容量,台灣自許走向國際化,自應在實用的防災識別上從善如流,並普及民眾的認知與配合。
同時也建議與他國在災防經驗交流請益,並將作法及規劃時時檢視,運用媒體在交通動線與轉運樞紐推播定期宣導,成為民眾的反應本能。
民防編組是在非常時期的穩定力量,不可偏廢,因為一旦發生大型天災與戰爭,既有的社會秩序與人心禮教都會因自保心態而都會瓦解,若沒有民間自力的自救與自律,紊亂的局面,反而更加深崩盤的壓力,而無益於戰鬥持續力的延續與社會秩序及必要運作機能的維持。
民防標示的興革、民防庇護點的標示導引、民防組織的編組掌握訓練運用,甚至家戶民防備品及會面點(尋人信息交換)的準備,我認為是在憂心變局時應該要考量的建設性因應。
*作者為軍事史愛好者,長期蒐集軍用裝備與迷彩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