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錫星觀點:緬甸政局開始逆轉—美國人開了個好頭

2021-11-20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緬甸若要發展,必須先改變國家公民的狀態。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緬甸若要發展,必須先改變國家公民的狀態。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緬甸拒絕參加剛結束東盟加三峰會。此次峰會重點不涉及緬甸問題,談的是更重要的問題,例如:旅行走廊擴展到10+3(東盟10國加中日韓)範圍,旅行走廊安排框架(Travel Corridor Arrangement Framework);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東盟加三」國家深化區域合作,共同面對危機的能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呼籲中國和東盟加快《南中國海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簡稱COC)磋商進程,力爭早日達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也難得再談緬甸的事。在如今快節奏的發展中,緬甸似乎與世界格格不入。當其他的國家都在致力於發展而快馬加鞭之際,緬甸卻熱衷於窩裡鬥,而且是鬥到不亦樂呼。

回看2008年,緬甸被強大的自然災害侵蝕,卻依舊在破敗的環境之中出台了新憲法草案。緬甸在眾多西方國家和組織的聲討之下堅持不退縮,宣佈在2010年舉行大選。當時,東南亞的社會環境較為複雜,泰國、馬來西亞等眾多的國家政局動盪,與其他的鄰國相比,緬甸的政治局勢卻較為穩定。在西方國家因為經濟危機和金融風暴的影響而焦頭爛額的時候,緬甸得到了喘息機會。緬甸政府出面將所有威脅社會安全的不法分子緝拿歸案,以此來保證發展環境的穩定。在政治強硬的前提下,緬甸還推行了開放的經濟政策。

2008年,在緬甸的努力之下,美國和歐盟都提供了經濟援助。2008年5月,緬甸被強風暴襲擊,又遭遇了次貸金融風暴,整個國家受到沉重的打擊。經過幾年的發展,緬甸逐漸培養起了資源出口型的經濟模式,國內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2008年到2009年,緬甸的出口貿易額突破了110億元大關,進口貿易總額達到88.6億元,中國也成為了緬甸的第1大進口國。截至2007年,緬甸的國家外匯儲備達到了8億美元。緬甸一直依靠自己豐富的自然資源獲得利益,天然氣、木材、寶石等的出口十分活躍。相關資料顯示,當時緬甸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35億美元,實現了質的飛躍。

有人認為,緬甸的經濟發展動力充足,隨著與時俱進,緬甸或許有可能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典範。但如今卻截然相反。

緬甸自然資源豐富,國家的經濟發展動力充足,為何依舊貧窮呢?事實上如今阻礙緬甸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民素質。如果緬甸想要發展,至關重要的是改變國家公民的狀態。那些與緬甸人打交道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都對緬甸人產生了不好的印象。緬甸的條件那麼好,卻不好好善待外資企業,而寧願到國外打工,連去老撾打工的緬甸流動工人都可數以千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