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剛結束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有位先前從未參加過公職選舉的素人候選人,與寶座失之交臂選到第2名,成為這次選舉讓台灣社會內外都感到特別震驚的一抹風景。選舉結束1個多月後直至今日,這位以孫文為號召而暴起的政治領袖,更因著有藍營政治人物抱怨現在的台灣義務教育不教孫文是誰,這使得孫文這個符號在2020年代初的台灣一時間又掀起一片茶壺裡的波瀾。更令人好奇的是孫文這塊招牌在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人以外,到底還有多大號召力呢?
孫文的三民主義是甚麼?先不談到了今年選黨主席的張亞中論述中,只剩下大中華民族主義,民權與民生都不見了。孫文被北伐統一中國後的中國國民黨奉為圭臬的三民主義,還被當成能治百病的聖經讓深藍捧上天。三民主義作為一種政治主張,真的有甚麼天不生孫文萬古如長夜的振聾發聵地位嗎?
特別是張教授自許的舊黨救國救兩岸,前提是兩岸關係確實有一定強度的危局。問題是中國共產黨現在也並沒有發百萬大軍攻台的現實準備,張教授這種兩岸現在就已經兵兇戰危的描繪,距離現在兩岸局勢相差太遠,不易引起其數萬核心支持者以外台灣民眾的共鳴。
孫文的三民主義真的就有把握是全世界自己首創,而有難以倫比的獨特地位嗎?
三民主義的起源
不妨來看一下近鄰與我們有相同近現代歷史記憶的韓國,就會驚訝地發現早在孫文立志發起革命推翻清朝以前,其實在19世紀末的朝鮮就已經就有類似的主張。那就是在19世紀末一度橫掃朝鮮半島,最終改寫東亞政治版圖的東學黨農民起義。
這段歷史中文或英文的記述不多,倒是近年有韓劇演出這個大起大落,其實只經歷1年左右的故事全過程,也大概就講完了東學農民革命的始末。其內容與正史上的東學黨大事記相差甚小,這已足以讓學院以外的閱聽人知道東學黨民變是怎麼回事。
《綠豆花》是一部2019年4月上映的韓國歷史劇,以紀念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講述朝鮮王朝面對1894年全羅道東學黨起事的故事,東學黨民變幾乎擾動朝鮮全國後,引發了清日甲午戰爭,在日俄戰爭後導致日本併吞朝鮮。
但東學黨鮮明的進步政治主張,並未在戰火與隨之而來的殘酷殖民暴政中完全湮滅。在日清兩強鄰都出兵干預後,為了保全國家,1894年中東學黨與朝鮮政府達成全州和約。達成自力推行內政改革,包含解放奴婢與賤民,平均分配土地,以及帶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嚴懲通日者等等政治與社會改革條款。
這些平均教育程度極低的朝鮮農民,甚至令人難以置信地想到了,和約當中的政治與社會改革嗣後要如何落實的問題。東學黨為了監督當局落實各種改革條款的履行,還提出在全羅道各郡縣設置「執綱所」,也就是現代政治學教科書中所謂的地方自治團體。
至此所謂民族、民權與民生,統稱為「三民主義」的被現今某些深藍團體仍然捧上天的政治理念,已經在孫文立志推翻滿清以前就已經起事的,朝鮮東學黨政治綱領中全部出現了。孫文超越東學黨的一點,顯然只是在貼標籤給予定型化理論的論述定型這點而已。
在《綠豆花》一劇中通過史實存在的東學黨南接領袖,綠豆將軍全琫準所領導的正在擴散到全國的起義,被日朝雙方聯手殘酷鎮壓後。劇中虛擬的曾經當過全琫準下屬的男主角堅持繼續抗日,在本劇結局時收容了青年義兵金昌洙。這也就是後來創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今日大韓民國公認的國父金九。以此告訴國民東學黨與大韓民國的傳承關係,「有了他們才有我們」。因此要了解現代大韓民國的形成,東學農民革命顯然是不可跳過的一頁。
孫中山主張並非獨創
有論者認為,由中國人來拍大概就會是抗日神劇那種調調。這位論者看來應該沒看完全劇,因此東學黨起義軍高呼「侍天主造化定永世不忘萬事知」用草包遮擋後,向來鎮壓官軍的火炮與機槍衝鋒後打敗對方的神奇鏡頭,看來是完全不知道。
總之把在19世紀末,幾乎所有受到帝國主義侵略東亞落後國家的改革或革命者,都會採取的共同手段,當成孫某人獨獲的創見,本來就與史實相去甚遠。在民智已開的今天,還要特別設置一個學校來教育大家這件事,其實無異於陸上行舟,不會獲得基本教義派以外的同溫層買單。
《綠豆花》一劇後來在台灣播出後,在PTT上引起鄉民的巨大迴響,可見只要抓住說故事的方法訣竅得法,近代史政治革命與社會改革波瀾壯闊的故事,在我們的社會其實還是有不小的市場。而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險些當選的張教授,又非常篤定的認定他當選黨主席只要四處宣講,聽者就會像被催眠一樣接受他的主張,而倒轉現在早已是綠大於藍的民意市場。對於現在的網路視聽世代的受眾來說,毋寧是一個很難笑的冷笑話。
如果沒辦法使用一個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形式,故事性十足的了解孫文的思想與現在的國民黨,到底能使用甚麼辦法以解決台灣社會當前的急迫需要。那麼在大選又將接踵而至的2022年以後,藍營為何而戰的問題恐怕還會繼續困擾很長一段時間吧。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