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認為,這31條著重在吸引台灣青年到中國就業創業的「惠台」措施,是中國對台灣「用商業模式做統戰」的「中國因素進化版」,由於台灣在尋求主體性過程中的這種「中國因素」,兩岸融合併非易事。
吳介民星期三在台灣研究基金一場論壇中提到,他自2011年到2017年的6次關於統獨立場的電話調查發現,贊成台灣獨立的年輕人有增加的趨勢,「台獨年輕化」的現象確實存在,雖然2年來支持台灣獨立的年輕人比例下降,但下降的部分並沒有轉為支持統一或是對中國的認同,而是改為支持維持現狀,這表示維持現狀的中間立場已成為台灣人民處理認同問題的「調節器」和「避風港」,「統派的市場、中國人認同的市場,在台灣已完全失去吸引力」。
吳介民說,面對中國崛起,台灣現在已經對習近平所宣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出現一種「社會抵抗」,因為習近平正在尋求「中華帝國的重建」,一旦他的任期不受限制即可「稱帝」,而台灣人民要的是自己的主體性,不要成為這個帝國的一部分。
中研院台灣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張隆志在論壇上表示,台灣現在在如何面對中國的課題上有高度危機感,值得思考的是過去20多年來台灣的歷史教育改革除了強調以台灣為主之外,是否也同時提供一個「新的認識中國的管道、中國觀、中國的知識」?
張隆志說,台灣是一個多元、寬容的民主社會,在堅持這種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同時,台灣必須在重新建構主體性的過程中,從公共政策及治理的層面上,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更寬容及理性的對話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