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這是因為中國不論在經濟上或政治戰略上,都不想真的激怒或失去強大的歐盟。而歐盟為以防萬一,目前正在制定一套「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用以反制中國、俄羅等國家發動的經濟脅迫和勒索,「未來一旦有某個成員國遭到中國經濟脅迫,歐盟其他國家就會在政治、經濟上給予支持」。
「因為台灣問題而打擊立陶宛,意味著中國真的對整個歐洲的立場轉變感到不安。」楊雅嚳表示,如果中國真的出於政治目的而犧牲中歐貿易關係,「實際上會在經濟和政治上撞牆」,那也是中國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現在中國正處於騎虎難下的窘境。
其他歐洲國家是否會嘗試「立陶宛模式」?
當被問及,歐洲其他國家是否會效仿「立陶宛模式」,楊雅嚳表示:「我真的希望其他國家會做同樣的事情,這符合我們歐洲人的最大利益。捷克共和國組建新政府的聯合協議對台灣展現非常強烈的支持,而布拉格新政府的部長們實際上也非常支持台灣,新變化正在發生。」
捷克10月9日舉行眾議院選舉,在野的人民民主黨(ODS)等3個政黨組成的中間偏右「一起」(SPOLU)聯盟,以及立場親台的海盜黨和「市長與獨立人士黨」(STAN)組成的聯盟,擊敗現任民粹主義總理巴比什(Andrej Babiš)領導的「不滿公民行動」(ANO),順利拿下過半席位。
捷克新政府已承諾外交政策將發生決定性轉變,並回歸對人權的關注;意味新政府將會更親近歐盟當局,並對中俄採取更強硬態度。海盜黨的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可望出任外交部長,他在捷克政壇是著名的對中鷹派人物,多次批評新疆人權問題。
「歐洲國家不可能坐視中國政府向其發出威脅和恐嚇,這不是我們處理國際關係的方式。」楊雅嚳解釋,中國戰狼外交無法威脅歐洲,「中國傾向落實更多威脅其他國家的舉動,這麼做將失去其餘國家對它的信任,人們會將它視為一個敵對的極權主義政權,威脅所有跟中共持不同意見的人。」
至於台歐關係的未來會如何發展,楊雅嚳相當樂觀,「中國恐嚇外國官員訪問台灣等所有干涉民主政體主權的舉動,實際上將促成針對中國的民主統一陣線,這是我在過去一兩年看見的實際情況,上世紀勇敢追求民主的國家基本上已轉向與台灣合作。」
「一中政策」vs「一台政策」
楊雅嚳預測,歐洲國家對台友好,肯定會進一步激怒北京,但歐盟與台灣交流完全符合「一中政策」,北京當然無權干預。北京長期以「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作為打壓台灣外交空間的理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中原則」與其他國家在處理兩岸外交關係時採取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是不同的,兩者之間有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