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智庫「歐洲安全政策觀點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EVC)決定今年下半年來到台灣開設辦事處,並成為第一個在台設處的歐洲國安智庫。
EVC主任楊雅嚳(Jakub Janda)日前接受《風傳媒》專訪,暢談他來到台灣建立台北辦事處的原因。「第一,我們在台灣看到許多朋友和盟友,這些本地專家對民主治理的理解與我們非常相似,而且都希望與歐洲有更多合作。第二,我們看到共同的敵人,也就是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構成了對台灣、歐洲主權與民主的威脅,」他說道。
楊雅嚳表示,過去三年包含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共成為全球民主的主要威脅」這件事已經獲得廣泛認可,不僅在台灣,歐洲也是,許多專家級安全機構尋求更深入剖析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但在對抗中共方面,歐洲的知識相對有限,「所以我們在這裡開設辦公室,希望能相互分享中共活動是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才能真正遏制或揭露這些活動。」
歐洲急需汲取台灣「反共」經驗
畢業於布拉格國際和公共關係學院(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Relations Prague)、現年31歲的楊雅嚳長期從事政策分析研究工作,專長領域是民主國家如何應付敵對假/錯信息。他曾任捷克內政部「外國勢力影響力」議題的諮詢專家,也擔任過捷克前眾議員、眾院安全委員會成員赫拉德(Rudolf Chlad)幕僚。
楊雅嚳自2010年加入EVC,在這個充滿年輕專家學者的環境,他的學術與政治倡議熱忱得到發揮,短短幾年內便晉升為領導者。他特別關注俄羅斯與中國破壞民主的行為,EVC也設有「克里姆林觀察」(Kremlin Watch)與「紅色觀察」(Red Watch)計畫,而在台灣的新辦公室將是「紅色觀察」的一環。
「2018年,中國政府干預中歐國家的行為越來越明顯,我們開始揭露並分析中共對民主政體的影響,並對其他民主盟友如何對抗中國更感興趣,因此這幾年常飛來台灣。」他解釋,EVC前年來台觀察總統大選時,發現台灣專家在對抗中國滲透威脅方面,擁有更多、更深入的知識和經驗,再加上歐洲大環境缺乏這類知識的專家,促使EVC決定在台北落腳。
捷克人眼中的自由民主台灣
楊雅嚳熱愛自由民主,同時也熱愛生活,10月來到台灣、11月初剛結束兩周隔離檢疫,他在繁忙的拜會與會議行程之餘,帶著好奇心探詢北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從101大樓、烏來瀑布、夜市小吃,到解放軍潛在登陸點──金山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