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選擇在這裡起著關鍵作用。在英國、葡萄牙和法國,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比例要高得多。例如,法國只有9.5%的電力生產來自化石燃料,而其他發達國家如美國為60.1%,日本為69.1%。台灣地區化石燃料佔發電比例高達82.8%(目前太陽能約11%,風電約2%),僅次於新加坡的96.7%,顯示綠電比例嚴重落後他國,即使在2025年能達到綠電20%(以目前進度看來,極為不可),化石燃料佔發電比例仍高達80%(假設現有核電約7%全停,核四無法及時啟用),和全球趨勢反其道而行,未來台灣各行產業不僅要付巨額碳稅,除了會被跨國企業排除在供應鏈外,甚至可能有生存危機。
G20國家的碳排放
能源生產對化石燃料的這種依賴延伸到G20其他的國家。根據氣候透明度報告(Climate Transparency Report),今年 G20集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加4%(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碳排放量則下降6%)。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這些國家的煤炭消費量增加。預計2021年煤炭消費量將增長近5%,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中國(佔增長的 61%)、美國(18%)和印度(17%)。 以下是G20國家目前的煤電裝機容量(GW-10億瓦):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中國對能源的需求(煤炭使用量)也在激增。今年煤炭價格比1年前曾上漲了近200%。
由「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每年都會在COP期間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台灣年年「吊車尾」,台灣去年在58國地區及歐盟中排行第56名(前3名依慣例從缺),排名倒數第3,今年評比國家增為歐盟及61國,排行第57名,台灣倒數第5。該機構給台灣的評價是「沒有改進,在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使用類別中的評級非常低。」
節能減碳,永續發展,已不再只是好聽的口號,而是攸關人類生存前所未有的大事,這遠比人類其他任何活動更重要。越來越多國家更進一步宣布了在2050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有達到目標的具體實踐方法和步驟。對台灣而言,更具急迫性。
*作者為退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