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總理奧拉夫·蕭爾茨(Olaf Scholz)宣誓就職,他將領導由三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接替已經執掌德國16年的梅克爾。
德國新一屆聯合政府,由蕭爾茨所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DP)與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組成。
德國政壇的權力交接,也標誌著梅克爾31年政治生涯的結束。
各國祝賀
包括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內的多個國家領導人都向蕭爾茨出任德國總理表示祝賀。
過去16年梅克爾執政期間,德國一直堅持和中國「保持接觸」的原則,德中關係沒有出現象美中、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和中國關係那樣的溫度驟降。
德國新政府就職,北京表示,希望將雙方關係推到「新水平」。
習近平說,他高度重視中德關係發展,「願同你一道努力,以明年兩國慶祝建交50週年為契機,鞏固並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中德關係邁上新台階。」
李克強稱,「中德關係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我期待同你建立並保持良好工作聯繫,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充實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內涵,推動中德友好互利合作,再創佳績。」
媒體還注意到,習近平在德國新總理宣誓就職當天就發去祝賀,這與美國總統拜登當初受到的待遇形成鮮明對比。
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在12月8日蕭爾茨上任後第一時間表示,「我們將共同書寫新篇章,為了法國人,為了德國人,為了歐洲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發給蕭爾茨的賀電中說,「我希望與您進行建設性對話,就當前的雙邊議題和國際議程展開合作。」
生平簡介
蕭爾茨現年63歲,1958年出生於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市,長於漢堡,大學就讀漢堡大學法律專業。
蕭爾茨17歲時加入社民黨,後來成為專門從事勞動和就業法的律師,並於1998年首次當選為聯邦議會議員(Bundestag)。他曾擔任漢堡市市長、勞工部長等職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他設法使德國避免大規模裁員,並極力推動提高退休年齡等改革。
新冠疫情爆發後,作為財政部長,蕭爾茨監督執行了德國政府制定的總值7500億歐元(8840億美元)的緊急資金方案,幫助德國企業和工人度過難關。
過去近三年中,他作為梅克爾的副手,擔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當梅克爾因疫情不得不隔離時,他負責主持德國內閣會議。
在2021年9月的德國大選中,他所領導的社民黨以206票的微弱優勢成為德國聯邦議院中的第一大黨。
德國大選期間,他曾多次被問及是否會角逐總理一職,他總是回答:重點應該是如何工作而不是熱衷於頭銜帶來的虛榮。
2021年11月,社民黨與綠黨和自由民主黨達成了三黨執政協議,形成德國自統一以來的第一次三黨聯盟執政局面。
三黨執政聯盟制定了宏大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決定將放棄使用煤炭的時間表大幅度從2038年提前到2030年,並力爭在2030年之前德國電力八成來自可再生能源。
但新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應對又趨惡化的新冠疫情。
「政壇老將但不是第二個梅克爾」
BBC歐洲事務編輯卡提雅·阿德勒(Katya Adler)的分析:
「我說了願意」,這是蕭爾茨在聯邦議院選舉他為總理後不久在推特上發出的短短簡訊。
Ich habe „Ja“ gesagt. pic.twitter.com/vt6oP3KlNa
— Olaf Scholz (@OlafScholz) December 8, 2021但這是作為職業政治家的蕭爾茨等待了很久的一刻。在梅克爾執政16年後,德國終於送走了舊領導人,但迎來的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新人。
在德國以及歐盟,蕭爾茨是一個廣為人知而且頗受信任的人物。儘管他來自社民黨,而梅克爾來自基民盟,但蕭爾茨向選民推銷自己是第二個梅克爾。
但,德國的政權交接並不僅僅只關乎內部的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德國作為世界上最富裕和強大的國家之一,盟國與貿易伙伴們都將密切關注這一權力的更替。
蕭爾茨領導的聯合政府是一場德國前所未見的政治便利聯姻。聯合政府的三個執政黨聲稱,他們之間的凝聚力是各黨都有決心在維持彌足珍貴的社會穩定的同時,使德國現代化。
上任伊始,蕭爾茨面臨三個迫在眉睫的難題:
- 新冠疫情
- 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的威脅
- 在政治和貿易之間尋求平衡。梅克爾被指責貿易重於政治。預計蕭爾茨政府將對莫斯科和北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強硬,儘管德國企業可能會受到經濟打擊。
如此一來,德國與美國的關係可能會得到改善。這也是蕭爾茨剛成立的執政聯盟在聯合執政協議中所宣稱的優先事項。
爭議與弱點
在選民們眼中,蕭爾茲作為梅克爾的副手,是她最後三年執政的左膀右臂,因此他這樣一個能保持政策延續性的領導人,甚至比梅克爾指定的繼任人更能贏得選民的支持。
他在競選辯論中的表現受到廣泛稱讚,但被問到在擔任領導期間對兩宗金融醜聞的處理時,他顯得最為沒有底氣。
支付公司Wirecard的倒閉是現代德國最大的欺詐醜聞,今年的一份報告稱蕭爾茨對監管機構的失職負有責任。
另外他在擔任漢堡市長期間,股票分紅騙局醜聞Cum-Ex造成巨額損失,他因此也一直受到批評。
然而,這兩起事件都沒有傷及他在選民中的形象。評論家們認為,這些醜聞太過複雜,選民們根本無暇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