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共和黨眼中的拜登政府對中政策

2021-12-11 05:30

? 人氣

2021年12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召開全球「民主峰會」(AP)

2021年12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召開全球「民主峰會」(AP)

國內的覺青或學者專家,往往喜歡跟著美國自由派的角度看事情,卻忽視了在外交上與臺灣更為親近的共和黨右派。從他們的眼光來看,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是什麼樣的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年四月,美國總統拜登對國會發表演說時說道:「我們正在與中國競爭21世紀的霸主地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非常認真地要將中國打造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由這樣的言詞,可看出拜登總統清楚體認到中國對美國全球領導地位造成的威脅,但從美國政府的對中政策看來,美國在中國議題上仍是言行不一。

拜登總統災難性的阿富汗撤軍行動,不但損害了美國國際聲譽,也使俄羅斯、伊朗與中國等對手得以將勢力伸入阿富汗,而阿富汗具有價值約2兆美元的稀土及礦物資源。混亂的撤軍行動,更成為了這些對手對外宣傳 (propaganda) 的材料——中共在此撤軍後便宣揚了「今日阿富汗,明日臺灣」以嘲笑美國與臺灣政府。另外,拜登政府邀請了包含中國、古巴、俄羅斯等成員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到美國調查「對非裔美國人的系統性種族歧視」(systemic racism against Africans and people of African descent)——這樣的舉動可說是給予了真正「迫害人權」的國家掩護,讓他們可以同等化自己與美國的人權紀錄。

在美國國內方面,即便面臨高達29兆美元的國債、將在2026年破產的老年醫療保健制度(Medicare)、2033年破產的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以及30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6.2%),民主黨仍打算推動高達4.6兆美元(帳面上是1.75兆,但根據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計算,應是4.6兆),關於美國國內支出的法案,內含了無工作條件為前提的幼兒稅收抵免、有薪假、電動車補助等。共和黨批評這法案的目標是擴張美國福利國的權力、增加中產階級對政府的依賴程度,並提振民主黨明年期中選舉選情。為了支付這些費用高昂的項目,民主黨也制定了多種增稅計劃,而這些支出加上增稅計劃將可能抑制投資、損害美國企業的海外競爭力、降低經濟產出與成長,並排擠掉國防支出。

在上任以後,為了致力於對抗氣候變遷,拜登政府增加了對美國國內石油燃料產業的管制與限制:終止Keystone天然氣管線的計畫(使美國損失上萬個工作機會)、減少對在聯邦土地上開採石油的許可證發給等。這使美國失去了自2015年解除石油出口禁令以來在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並增加了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與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如現在美國的汽油價格飆升至7年來的新高,迫使拜登總統要拜託中東盟友增加石油產量以抑制飆漲的價格。諷刺的是,中國是美國原油最大的進口國,而美國卻自願放棄這能源上的籌碼。最近完成的《全球軍力部署調整計畫》(U.S. Global Defense Posture Review)指出,美國國防部並未探索重新部署海、空軍以適應新戰略環境的方法。唯一的實質改變,只有拜登政府宣布要在關島與澳洲強化軍事基礎建設(如機場)。從此處難見拜登政府要將焦點置於抗衡中國崛起及擴張的野心。

正當民主價值在全球呈現倒退趨勢,且中國對成為區域霸權的野心逐漸明朗之際,自由世界需要一個積極、聚焦的美國外交政策來扭轉局面。確實,拜登上任以來仍有正面的發展,如成立新的美英澳聯盟(AUKUS)來強化戰略性嚇阻作用,以抗衡中國的海軍實力擴張、美日印澳籌組四方安全對話(QUAD)框架,形成抗衡中國勢力擴張的民主壁壘,以及美國內部形成一套「強硬對中政策之必要性」的共識。

儘管有這些重要的外交成就與進展,但若要更有效地阻止專制獨裁勢力的蔓延與擴張,華府需要進行一些政策調整,例如:調整那4.6兆美元的法案,並在國防外交政策上更清楚地展現美國抗衡中國崛起的決心,派遣更多航空母艦至印太地區;在發展新一代海軍實力的同時,保有足夠傳統海軍武力以應對緊急情況;透過外交手段,與擁有美軍駐紮的亞洲盟友加強協調,以更靈活地應對緊急情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強化與亞洲的自由貿易,同時抗衡以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在與中國競爭21世紀霸權地位的這場競爭中,美國的「行」是否真能趕上其「言」,全世界都在看。

*作者為政大外交學系雙主修韓語系,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