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項公投」從當初「同意」民調遠超過「不同意」到短短一個月後的大翻盤,如此詭譎的變化再次展現了民進黨強大的「戰鬥力」。島內輿論普遍認為此次公投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不諱言,四項公投後蔡英文的執政應該會更加穩定也會更有信心,民進黨一黨獨大的局面會持續鞏固。在野黨尤其國民黨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甚至不排除有內部分裂的可能。臺灣政治格局的演變似乎越來越有利於民進黨。
然而,在綠營信心爆棚的狂歡裏,如果能夠看透更多的「故事」,或許就會發現,民進黨的這次「勝利」恐怕遠不是一齣喜劇!
何出此言呢?
蔡英文首次執政之初,曾一度強調兩岸政策會「維持現狀」,這是蔡英文及民進黨面對兩岸實力對比下不得不的「柔和戰略」選擇。但是隨著美國前任總統川普發起針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並且上升到G2戰略全面博弈後,蔡英文與民進黨的戰略路線也迅速做出了重大改變。
這種改變一方面源自民進黨需要穩固政權並且持續增強實力對抗大陸和追絞國民黨,另一方面則源於美國頻遞「橄欖枝」意圖拉攏民進黨進入「抗中陣營」,二者各取所需。在面對大陸這個「共同敵人」面前快速達成了合作。
民進黨自認引進了美國這個「大股東」後會實力陡增,有了與大陸一決高下的籌碼。
可是蔡英文及其幕僚並沒有參透國際強權政治的「魷魚遊戲」規則。美國這個最強「股東」是以什麼目的「入股」民進黨?到底是利用民進黨還是幫助民進黨,這裏面顯然有著本質的區別。以商界為例,引進的資本是助力,但更有可能是「剝奪力」,如果一家公司企業沒有原則的引進資本,就註定會喪失企業發展的控制權。
民進黨看似引進了美國這個對抗大陸的「大股東」,但後續事實證明這種沒有政治原則和底線的引進,恰恰意味著民進黨從此以後徹底喪失了戰略的主動權。急於渴望得到「大資本」垂青的民進黨在與美國接觸之初就幾乎沒有設定任何先決條件,而美國對民進黨則幾乎是予取予求。這在雙方後續的「合作」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當然也包括這次的「萊豬公投」逆轉。
從川普至拜登,近四年來(2018中美貿易戰始)美國的確通過了很多涉臺法案,也操作了一些貌似支持臺灣的政治秀。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一系列動作均是雷聲大雨點小,讓民進黨做大內宣綽綽有餘、但實際提升臺灣地位卻十分有限。幾乎沒有任何一項所謂的涉臺法案、協議被有效實施過。引美國「入股」的民進黨治下的臺灣既不能參與聯合國事務,也無法參加WHO(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縱使美國自己舉辦的世界民主峰會,不但蔡英文無法露面,就連參會的位階較低的官員(唐鳳)也被「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