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綠色和平參與「第六屆全球海洋廢棄物大會(The Sixth 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6IMDC)」,會中各國交流海洋廢棄物相關政策,行政院環保署也報告台灣回收制度。綠色和平表示,台灣的限塑政策與回收表現走在許多歐美國家之前,也透過這次會議,讓世界「看見台灣」。
綠色和平表示,3月12至16日的海廢大會為期5天,初估有600多位,來自全球的學者、自然資源管理者、政策制定者、業界代表、NGO成員出席。回顧第一屆大會至今,已經過34年,每屆大會都針對不同海洋廢棄物,如公海流刺網、廢棄漁網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從陸源而來的廢棄物⋯⋯等等議題,進行解決方法討論。台灣也曾由黑潮基金會代表,從第三屆大會帶回國際ICC淨灘統計方式,沿用至今。
綠色和平認為,2011年舉辦的第五屆全球海洋廢棄物大會推進最為顯著。當年與會者共同宣誓檀香山宣言,依照宣言發展出具體的檀香山策略。檀香山策略有目標3大目標:1、減少陸源垃圾進入海洋環境的量與影響;2、減少海漂垃圾(固體廢棄物、遺失的貨櫃、廢棄漁具漁網)的量與影響;3、減少海岸、底棲環境與遠洋水域裡累積的海洋廢棄物量與影響。檀香山策略也為許多全球跨國際與區域合作打開一扇門。
綠色和平分享台灣打擊海洋廢棄物成果
綠色和平表示,台灣日前宣佈,預計在2030年全面禁用拋棄性塑膠製品。今年的海洋廢棄物大會,綠色和平分享台灣公私部門合力打擊海洋廢棄物的成果;環保署報告台灣的回收制度,顯示台灣的限塑政策與回收表現走在許多歐美國家之前。綠色和平對此表示,期待透過各國實際參與和經驗交流,為在地行動帶回更多創意與火花,同時也推進政策,加速臺灣移除與預防海洋廢棄物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