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民主無望,台籍人士的分離意識只會更強

2022-02-13 05:50

? 人氣

釋放台灣政治犯-海內外人權救援展:展覽顧問艾琳達與施明德結婚時身穿的婚紗,前方為艾琳達、施明德、陳菊的合影。(鍾巧庭攝)
施明德被通緝時,艾琳達曾接受《七十年代》訪問,刊出後震動一時。圖為釋放台灣政治犯-海內外人權救援展,展示艾琳達與施明德結婚時身穿的婚紗,前方為艾琳達、施明德、陳菊的合影。(鍾巧庭攝)

在台灣民主運動開始活躍,並掀起一波一波浪潮的七、八十年代,為什麼在香港眾多傳媒當中,台灣的黨外人士,和支援台灣民主的梅心怡等人,要選擇供稿給《七十年代》呢?原因是香港媒體左右分明,右派的不敢得罪台灣掌權的國民黨,而左派因為摸不清黨外民主人士的底細,不是懷疑台獨,就是懷疑「外國勢力」,所以對台灣黨外的抗爭,不敢大篇幅報導,更遑論發表評論了。而香港一般市民不關心台灣政治,也使電視新聞不怎麼報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當時秉持著反專制、反威權、爭民主、爭自由的意識形態,也因為長期形成的對國民黨的莫名惡感,又沒有正統左派那種怕這怕那的心態,因此在台灣黨外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就抓住時機大量報道了。

台灣其後走上民主之路。我們的「外轉內」言論,是否也起過推動作用呢?我雖不願意妄自菲薄,但也必須承認,若有推動台灣民主化的功勞,這功勞也首先屬於台灣提供信息和評論的黨外人士,其次屬於支援台灣民主的外國友人,而其三,是屬於香港這個靠近海峽兩岸的自由法治的殖民地保護傘。

2017年臺北市長柯文哲說「香港很無聊」。現在,或許是的。但在四、五十年前,在海峽兩岸都缺乏言論自由的時代,許多臺灣的知識人、黨外人士來香港,如饑似渴地到圖書館看資料,看香港報紙,買香港雜誌,對他們來說,香港不僅不無聊,而且十分有聊,甚或是全世界最有聊的地方

現在回想起那個時期《七十年代》對台灣政治的報導和評論,固然有推動民主自由的作用,但對蔣政權的批判則未見公允,特別是只看到專權政治的一面,而沒有看到還有好的一面,如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及在中共的威脅下,不得不嚴密防範滲透,而且即使在這樣的地緣環境下,仍然逐步開放人民的自由。我想,這是我那時的左派思想意識根源所導致的偏差。(原文發佈於10月20日)

柏楊出獄後,於1987年訪港,與編輯邱近思合攝。(作者提供)
柏楊出獄後,於1987年訪港,與編輯邱近思合攝。(作者提供)

(原文發佈於10月20日)

失敗者回憶錄78: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葉紀東是二二八事件的學生運動負責人,事件後在台灣難以容身,於是中共地下組織將他召往大陸,參加中共主導的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在對台廣播部工作。

1972年《七十年代》刊登的《周恩來會見台籍人士側記》,文中提及一位台籍學者對大陸的台籍同胞表示關切,願見中共政府啟用台籍幹部。

從這個關切,或顯示這位台籍學者可能略知身在大陸的台籍人士的處境未必好。懷疑在大陸的台灣人,會否受某種程度的歧視。

因為《七十年代》關注台灣問題,1977年我在北京曾被招待到一位台灣人家庭參觀和談話。以當時中國的生活水平衡量,這個家庭的生活相當優渥,我相信當局事先作過刻意安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