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公佈施行之《國家語言發展法》,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如:臺語、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馬祖語等),以及臺灣手語」,明訂為「國家語言」。而其中,由於同法第九條規定:「學校教育得使用各國家語言為之」,日昨經各媒體普遍披露,臺師大已於去(2021)年12月初,由「學術主管會報」通過《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授課獎勵實施要點》,並將以「加發50%授課鐘點費」的方式,「獎勵」採用任一「國家語言」進行課程講述的任課教師。結果,臺師大之帶頭表態,不單引發社會譁然,也輪番遭到學者痛批為:「違背教育常規和教育哲學」,「教育者怎可以這麼荒唐?根本就是媚俗、跟進討好民進黨!」;「動機卑鄙、惡劣,實在太過份」!
其實,今日臺師大對於授課使用「國家語言」的教師,予以「加發50%課酬」的粗糙做法,除等同於透過變相「加薪」,直接「貶值」了國語外,此般實質歧視、抑制,也就像是舊時代的「國家語言」,曾經在歷史之滾滾洪流裡,命運多舛、處處受限過一般。例如:自1937年起,漢文即首遭日據殖民時代的總督府下令廢除,且停刊漢文報紙,並通令全台實行「日語化」!
及至光復後的1956年,台灣省教育廳則發文禁止各級學校使用方言母語。而在此道政府的明令規定下,各校乃紛紛組成糾察隊,由學生相互監視,一旦發現有學生以方言母語交談,就得接受被罰款、青蛙跳、罰站、打手心,甚或「掛狗牌」等懲戒。
生於1956 年的蔡英文總統,正適逢台灣省教育廳發文禁止各級學校使用方言母語的啟端。因此可以想見,自蔡總統兒時起,及至她於1978年赴美前,因前揭之「各級學校禁止使用方言母語」的明令規定,或使得身為客家人(福佬客)與排灣族原民後裔的蔡英文,沒有什麼機會示現她的方言母語能力。然由於《國家語言發展法》係屬蔡總統的知名政績,既然今日之臺師大都已決定以「加發50%課酬」的方式,獎勵全校教師以「國家語言」授課,且自今年8月起,教育部也將「國家語言」正式列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的部定課程,則蔡總統帶頭讓「國家語言」成為日常,則是不是應屬理所當然?
惟從臺師大的「除國語外,國家語言、英語授課,一律加發50%課酬」的獎勵措施來看,其與「國家語言」成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部定課程的沆瀣一氣,事實已與行政院於2018年12月通過之「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即以2030年為目標,將台灣打造為「雙語」國家的方向,產生了明顯的掣肘牴牾。
此即如何萬順教授在其《「2030雙語國家」,是哪雙語?誰的國家?》一文中,所曾疾聲提出的質疑:「雙」就是「二」,「一雙筷子」只可能是兩支。所以,「雙語國家」沒有絲毫含糊,就是「二語國家」,不是「多語國家」,也不是「單語國家」。那麼蔡賴政府想要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而且2030就要實現,台灣人要問的第一個問題難道不應該是:請問,這「雙語國家」的「雙語」,指的是哪兩個語言?
*作者為臺師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