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這樣的政治對立氣氛中,日丹諾夫在美國號召:世界衛生組織應該把在全球根除天花列為首要的計畫之一。
他指出,蘇聯和其他已經沒有天花感染的國家仍然經常受到從海外輸入的天花病毒的困擾,這使得所有國家為防疫不得不繼續在各國範圍推行代價高昂的天花疫苗接種工作。他指出,既然蘇聯早在1930年代就能在各地區參差條件中利用疫苗控制住天花的傳播,同樣的疫苗抗疫經驗應該可以在全世界各地複製。
他提議:世界衛生組織聯手在全世界範圍解決這一問題。
美蘇對抗與政治考量
蘇聯方面提出的這一建議,雖然原則上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但在實際工作中卻並沒有太多的響應。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教授曼內拉(Erez Manela)在「敘事中的天花:將疾病控制寫入冷戰歷史」一文中寫道:「意料之中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最重要的『股東』美國,並沒有為之表現出太多興趣。」
當年世界衛生組織的頭等大事是根除瘧疾,幾乎所有資金都投入到世界範圍的瘧疾防疫,而天花根除計畫既缺錢也缺人。
1959至1965年間,世界衛生組織根除天花計畫(SEP)每年的工作預算從10萬美元到20萬美元不等,專項人員只有在日內瓦的一名醫療官員和四位在南半球實地工作的醫務工作者。
這些年中,日丹諾夫一次又一次在世衛組織大會上對根除天花計畫進展緩慢和投入稀缺表達不滿和無奈。但是他終於等到了「雲開日出」的時刻。
1965年4月7日,即每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週年紀念日,美國總統詹森發表了一份聲明,第一次對蘇聯根除天花的提議表示支持。
接下來,國際社會對根治天花提議無論是口頭上和行動上都明顯加快。
1965年5月18日,美國總統詹森再次發表宣言說:雖然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已經消滅了天花,然而這種疾病仍然在世界上許多地方肆虐流行。宣言說:「只要它還存在於世界的某個角落,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真正置身事外。」
哈佛大學教授曼內拉對美國在天花根除問題上的重大態度轉變評論認為:隨著瘧疾根除計劃的慘淡收場,以及越南戰爭升級造成的美國在第三世界形象的持續跌落,詹森政府開始尋求在公共健康領域開闢國際合作的新方式。
疫情結束
總結根除天花的歷史,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美國與蘇聯兩國的制度保障和政治支持
- 美國提供絶大部分資金:當年總共9800萬美元的計畫開支,約三分之一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際組織,而美國是這些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國;另外美國還曾直接專項撥款2500萬美元;
- 蘇聯提供了絶大部分疫苗:全球使用的兩億劑疫苗中,1.7億劑由蘇聯生產;
- 世界衛生組織委派的計畫負責人美國科學家亨德森(Donald Henderson)非同尋常的政治智慧,在美蘇之間敏感的政治氣氛下,務實推進執行天花根除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