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專文:走路─獨處的實踐

2022-01-25 05:50

? 人氣

兩輛機車一前一後從面前經過,在右前方突然停下。一個人向我走來,手裡提著東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人身上的夾克沾滿斑斑點點的蕉汁,顯然是位蕉農,剛從蕉園割蕉回來,路過,看見樹下一個坐著翻書的人,停車,從機車踏腳處的籮筐取出剛剛割下來的幾串香蕉。

「這種香蕉特別甜,」他說,「送給你。」

三大串青色的香蕉,割處的汁還沒乾。

「你把這些青蕉放進一個塑膠袋,然後放進一粒蘋果,密封,幾天就熟。」

「放一粒蘋果?」

「對,蘋果會催熟香蕉。」

另一個人找來一個塑膠袋,彎腰仔細把青蕉包好,「不要弄髒了衣服,蕉汁洗不掉的……」

坐在細葉欖仁樹下,懷裡一大包氣息新鮮的香蕉。玉米田的風聲舒暢。

都蘭山中歲月長。(龍應台臉書)
都蘭山中歲月長。(龍應台臉書)

洗澡唱歌電繪文章─

做一件超過的事

我是個完全不會畫畫的人,對我畫畫的朋友們充滿正能量崇敬,對作家朋友兼能畫的則充滿負能量嫉妒——老天不公平,怎麼能賦予一個人兩種重大天賦。

走路的時候,文學的眼睛看見山的磅礡、雲的飄渺,看見荷葉上紅蜻蜓的翅膀透明、草地裡金龜子的驚紅駭綠、貓兒躍上窗口眼睛圓睜的閃電一瞬,我著迷地拍下,回家就畫。

可是我的畫,就是沖澡時混在蓮蓬水聲裡唱的口齒不清的歌、微醺時跟狗在陽台上牽爪亂跳的舞,不是為了給人觀賞的。

我又是個科技迷。好友童子賢知道我愛玩新科技,送我一個「玩具」—— IPad Pro。把玩的時候偶然撞見了Procreate 這個繪畫軟體,好玩啊,玩玩看,沒想到一玩就沈迷了。清晨三點不知為何突然醒來時,抓起床頭的平板就開始畫,畫到雞叫了,天亮了,兩眼發直了,手臂抬不起來了,才不得不放下。

在「玩」的過程裡,一直鼓勵我、幫助我的,是王貞懿和黃珈琳。他們使得對畫畫一向「自卑」的我,認識到一件事:蓮蓬頭下的隨興唱歌、陽台上牽狗的微醺亂舞,本來就是生活。

生活,不就是藝術的核心嗎?

「做一件超過的事」,是我六十歲時期許自己的功課,每年至少要做一件可能超過自己能力或耐力或心力的事。六十歲那年去擔任文化部長,負重任勞,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六十五歲再攀北大武山,是那一年的立志。七十歲,電繪配文章,也是在磨感覺、練膽量,和我恐懼蛇卻要求自己去深深注視蛇、害怕海卻去海裡浮潛、划海上立槳一樣,都是在沉思自己的極限。

做一件「超過」的事,通常也是獨處時與自己深度對話,才能完成。

《走路》精裝版立體書封。(時報出版)
走路》精裝版立體書封。(時報出版)

*作者為知作家,前文化部長,本文摘自作者新作《走路──獨處的實踐》(時報文化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